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中草藥茵陳的發(fā)現與猴姜的得名:
傳說有一面黃肌瘦、病入膏肓的老婦人向華佗求醫(yī),華佗無法,要老人另請高明。當華佗再次見到老婦人時,她竟然身體健康、在山上打柴。華佗便仔細詢問,探究是何藥物使老婦人大病痊愈。他發(fā)現老婦人是在4月份的時候經常割一種青草做食物,這青草無意中治好了老婦人的病。華佗經過多次實踐,發(fā)現這種藥草具有清熱、去濕和退黃的功能,且藥用價值的季節(jié)性很強。這便是中藥茵陳的發(fā)現。還如猴姜的發(fā)現,是由于一老人所養(yǎng)小猴不幸跌斷了腿,一老猴銜著藤蔓下結著的一個雞蛋大的塊根,嚼爛后吐在傷猴的腿上,不幾天,受傷小猴的腿竟痊愈了。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老人便按藤蔓的樣子,在山上找到了這種藥草。因為這藤蔓是老猴獻出來的,又因為它的塊根辛辣如姜,所以老人便為藥草取名“猴姜。”以后,人們因為猴姜能治跌打損傷、骨折等癥,又取名為“骨碎補”。針對以上事例,我們不妨再做假設:如果華佗不追問老婦人是何原因痊愈、孫思邈對受傷的白鶴如何療傷視而不見、養(yǎng)猴老人不順藤摸瓜,按照老猴所銜藤蔓去尋找,也許就不會在當時發(fā)現茵陳、川芎、骨碎補及其功效,人類就會失去對這些藥材的開發(fā)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