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6日 16:00-18:00
詳情1月9日 16:00-18:00
詳情坐骨神經(jīng)痛針灸診療方法:
坐骨神經(jīng)痛是在坐骨神經(jīng)通路及其分布區(qū)域的疼痛。表現(xiàn)為腰部、臀部、大腿后側(cè)、小腿后外側(cè)及足背外側(cè)疼痛。本病多發(fā)生于成年男性,起病多為急性或亞急性。
本病屬于中醫(yī)學“痹證”、“腰腿痛”、“傷筋”等的范疇。多由正氣不足,腠理不密,風寒濕邪乘虛侵襲,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基本治療
[治則]疏經(jīng)通絡,行氣止痛。
[處方]
足太陽經(jīng)型:秩邊、承扶、殷門、委中、承山、昆侖。
足少陽經(jīng)型:環(huán)跳、風市、膝陽、關陽、陵泉、懸鐘、足臨泣。
[加減]腰骶部疼痛者加腎俞、大腸俞、腰陽關、腰夾脊、阿是穴;與天氣變化有關者加灸大椎、阿是穴。
[操作]諸穴均用提插捻轉(zhuǎn)瀉法,以沿腰腿部足太陽、足少陽經(jīng)向下放射感為度,不宜多次重復。
其他療法
1.電針
[取穴]參考基本治療處方。
[操作]每次選2~3穴。用密波或疏密波,強度根據(jù)病人的耐受性決定。通電10~15分鐘后,病人感到電流量減小時要重新調(diào)整電流量。每次留針20~30分鐘。
2.刺絡拔罐
[取穴]阿是穴、次髎、委中、委陽、懸鐘。
[操作]在腧穴附近找到瘀血絡脈,常規(guī)消毒后,用消毒三棱針對準穴位,快速刺令絡脈約一毫米深,令血自動流出,待血止后再加拔火罐,吸出瘀血,10~15分鐘后起罐,并清潔局部皮膚,消毒針口。急性期可隔日放血一次。非急性期可一周放血一次,配合針刺法。
3.穴位注射
[取穴]腰4、5夾脊穴,環(huán)跳,殷門,陽陵泉,飛揚,懸鐘。
[操作]每次選2~4穴。用當歸、紅花、威靈仙等中藥注射液,或用維生素B1、B12注射液,1%普魯卡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臀部穴位每次可注入藥液8~10毫升,其他穴位每穴用2~3毫升。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4.穴位埋線
[取穴]腎俞、環(huán)跳、承扶、殷門、風市、足三里、陽陵泉、承山。
[操作]每次選3~4個穴,交替使用,一周埋線一次,3次為一療程。
5.三棱針
[取穴]腎俞、八髎、環(huán)跳、阿是穴、白環(huán)俞、承扶、殷門、承山、風市、陽陵泉、懸鐘、丘墟、足臨泣。
[操作]每次選用2~5穴,用消毒三棱針橫穿過穴位下,提起皮膚并擺動幾下,拉斷肌纖維,反復挑拉,以將皮下白色纖維挑盡為度。所選穴位逐一挑完為一次,每周挑一次,3次為一療程。
6.耳針
[取穴]坐骨神經(jīng)、腰椎、骶椎、臀、膝、腎、盆腔、神門。
[操作]每次選2~3穴,毫針用中等刺激,留針20~30分鐘,間隙行針,或用電針刺激。也可用耳穴埋針或壓丸,每隔兩小時按壓一次,1~7天后換穴(冬長夏短)。
注意事項
1.坐骨神經(jīng)痛如由腫瘤、結(jié)核等原因引起,應治療其原發(fā)病;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可配合牽引或推拿治療。
2.急性期應臥床休息,椎間盤突出者須臥硬板床,腰部宜束闊腰帶。
3.平時注意保暖。勞動時須采取正確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