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白藥出蒼梧,甘家白藥出龔州,蒼梧即今廣西梧州一帶,龔州即今平南一帶,因陳姓和甘姓家族常用,故冠以“陳家”和“甘家”之號。本文主要介紹陳家白藥與甘家白藥的異同與趣聞。
陳家白藥與甘家白藥
一、陳家白藥與甘家白藥
陳家白藥和甘家白藥均性味苦寒,但前者無毒,后者有小毒,兩者均具有主解諸藥毒的功效?!侗静菔斑z》在介紹金蛇和伏雞子根時指出,這兩種藥的解毒之功與陳家白藥同,可見陳家白藥在當時是著名的解毒藥。《嶺表錄異》云:“陳家白藥善解毒,諸經(jīng)皆不及之,救人甚多……文府每歲土貢,按此藥當時充貢,今無復有或有之,古今名謂不同耳。”說明唐代以后陳家白藥的藥名已發(fā)生變化了。
《本草綱目》將陳家白藥和甘家白藥附于白藥子條后,白藥子屬防己科植物,葉近似圓形,根呈橢圓形,而據(jù)《本草拾遺》記載,陳家白藥葉如錢,根如防己,甘家白藥葉似車前,根似半夏,而且宋代馬志《開寶本草》亦說白藥子具有“解野葛、生金、巴豆藥毒”的功效。因此,陳家白藥和甘家白藥在形態(tài)和功效方面都與白藥子有相似之處,可能就是白藥子,只是產(chǎn)地不同罷了。
據(jù)說白崇禧的一個姓陳的軍醫(yī)曾經(jīng)制造過陳家白藥,是用毛冬青煎煮,濃縮提煉而成的白色結晶物,目前廣西仍有人掌握陳家白藥的制造方法,陳家白藥不僅能夠解毒而且現(xiàn)在已制有毛冬青注射液,用于治療冠心病,腦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癱、中心性視網(wǎng)膜炎,葡萄膜炎等具有明顯的療效,可見,陳家白藥是一個具有廣闊發(fā)展前景的壯藥。
二、醫(yī)書記載
宋代唐慎微在《證類本草》載,陳家白藥“味苦,寒,無毒。主解諸藥毒。水研服之,入腹與毒相攻必吐,疑毒未止,更服。亦去心胸煩熱,天行溫瘴。出蒼梧。陳家解藥用之,故有陳家之號。蔓及根并似土瓜,緊小者良,冬春采取,一名吉利菜。人亦食之,與婆羅門白藥及赤藥功用并相似。葉如錢,根如防己,出明山。”甘家白藥“味苦,大寒,小有毒。主解諸藥毒,與陳家白藥功用相似。人吐毒物,疑不穩(wěn)。水研服之。即當吐之,未盡又服。此二物性冷,與霍亂下痢相反。出龔州以南。甘家亦因人為號。葉似車前,生陰處,根形如半夏。嶺南多毒物,亦多解物,豈天資乎?”
專家提醒,由于陳家白藥與甘家白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異,所以患者在使用時要加以甄別,避免食用不當,造成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