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貧血概述是護師資格考試的內容之一,要求考生們掌握。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了有關內容與廣大考生分享。
一、小兒貧血的診斷
標準6個月以下嬰兒按國內標準:新生兒Hb<145g/L,1~4個月<90g/L,4~6個月<100g/L為貧血;6個月以上按世界衛(wèi)生組織標準:6個月~6歲Hb<110g/L;6~14歲Hb<120g/L為貧血。
二、小兒貧血的分類
1.程度分類
2.病因分類
(1)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生成不足:①造血物質缺乏:缺乏鐵、維生素B12、葉酸、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是小兒貧血最常見的原因,主要由于攝入不足、需要量增加、吸收和轉運障礙及丟失過多等;②造血功能障礙:各種原因造成的骨髓抑制如放射線、藥物等;③其他:如感染性、癌性、腎臟病所致貧血等。
(2)紅細胞破壞過多(溶血性貧血):①紅細胞內在異常:紅細胞膜結構缺陷。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棘狀紅細胞增多癥、陣發(fā)性血紅蛋白尿等;紅細胞酶缺乏,如G-6-PD缺乏等;血紅蛋白合成或結構異常,如地中海貧血、血紅蛋白病等。②紅細胞外在因素:免疫因素即體存在破壞紅細胞的抗體,如新生兒溶血癥、自身免疫性溶血、藥物所致的免疫性溶血等。非免疫因素如感染、理化因素、毒素、脾功能亢進、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
(3)紅細胞丟失過多(失血性貧血):①急性失血:如外傷大出血、內臟血管破裂出血等;②慢性失血:如腸息肉、鉤蟲病、消化性潰瘍出血等。
3.形態(tài)學分類
根據紅細胞平均容積(MCV)、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進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