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chǔ)知識
人體解剖學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要求 |
一、人體解剖學的基本術(shù)語 | 1.解剖基本術(shù)語 | (1)矢狀面 (2)冠狀面 (3)水平面 (4)胸部標志線 ①前正中線 ②胸骨線 ③鎖骨中線 (5)腹部分區(qū)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二、骨骼系統(tǒng) | 1.骨 | (1)骨的組成 (2)分類 |
掌握 掌握 |
2.軀干骨 | (1)椎骨的組成 (2)形態(tài)特點 |
掌握 章握 | |
3.胸骨 | (1)位置 (2)形態(tài)特點 |
掌握 掌握 | |
4.肋及肋軟骨 | (1)組成 (2)位置 (3)形態(tài)特點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5.腦顱骨 | (1)組成 (2)位置 (3)形態(tài)特點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6.上肢骨及下肢骨 | (1)組成 (2)位置 (3)形態(tài)特點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三、消化系統(tǒng) | (一)消化管 | ||
1.消化系統(tǒng) | (1)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分類 | 掌握 | |
2.食管 | (1)食管的位置 (2)食管的分部 (3)食管的結(jié)構(gòu)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胃 | (1)胃的位置 (2)胃的形態(tài)與構(gòu)造 |
掌握 掌握 | |
4.十二指腸 | (1)位置 (2)分部 |
掌握 掌握 | |
5.闌尾 | (1)位置 (2)形態(tài) (3)長度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二)消化腺 | |||
1.旰 | (1)位置 (2)長度,寬度,厚度 (3)形態(tài) (4)重量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2.膽囊 | (1)位置 (2)形態(tài) |
掌握 掌握 | |
3.胰 | (1)位置 (2)形態(tài) (3)長度,寬度,厚度 (4)重量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四、呼吸系統(tǒng) | 1.肺 | (1)位置和形態(tài) (2)肺的血管 |
掌握 掌握 |
2.胸膜 | (1)胸腔 (2)胸膜腔 |
掌握 掌握 | |
五、泌尿系統(tǒng) | 1.腎 | (1)形態(tài) (2)構(gòu)造 (3)位置 (4)吡鄰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膀胱 | (1)位置 (2)形態(tài) (3)分部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六、女性生殖系統(tǒng) | 1.子宮 | (1)形態(tài) (2)分部 (3)子宮壁的構(gòu)成 |
掌握 掌握 掌握 |
2.卵巢 | (1)位置 | 掌握 | |
3.乳腺 | (1)形態(tài) (2)結(jié)構(gòu) |
掌握 掌握 | |
七、男性生殖系統(tǒng) | 1.睪丸 | (1)位置 (2)形態(tài) (3)重量 (4)結(jié)構(gòu)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八、心血管系統(tǒng) | 1.心臟 | (1)位置與外形 (2)重量 (3)心腔 (4)心壁結(jié)構(gòu)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血管 | (1)肺動脈 (2)主動脈 (3)肺靜脈 (4)肝門靜脈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九、神經(jīng)系統(tǒng) | 1.脊髓 | (1)脊髓的外形 (2)脊髓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 |
掌握 掌握 |
2.大腦 | (1)大腦皮質(zhì) (2)皮質(zhì)厚度 (3)海馬結(jié)構(gòu) |
掌握 掌握 了解 | |
十、內(nèi)分泌系統(tǒng) | 1.垂體 | 位置與形態(tài) | 了解 |
2.甲狀腺 | 位置與形態(tài) | 掌握 | |
3.甲狀旁腺 | 位置與形態(tài) | 掌握 | |
4.腎上腺 | 位置與形態(tài) | 了解 | |
十一、淋巴系統(tǒng) | 1.脾 | 位置與形態(tài) | 掌握 |
2.胸腺 | (1)位置與形態(tài) (2)重量 |
掌握 掌握 | |
3.淋巴結(jié) | (1)鎖骨下淋巴結(jié) (2)腹股溝淋巴結(jié) (3)腸系膜淋巴結(jié) |
了解 了解 了解 |
組織學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要求 |
一、細胞 | 細胞 | (1)細胞膜 (2)細胞質(zhì) (3)細胞核 (4)細胞的生長和增殖 |
掌握 |
二、上皮組織 | 1.上皮分類 | (1)覆蓋上皮 (2)腺上皮 (3)特殊上皮 |
掌握 |
2.覆蓋上皮 | (1)單層上皮 (2)復層上皮 |
掌握 | |
3.上皮特殊結(jié)構(gòu) | (1)游離面 (2)側(cè)面 (3)基底面 |
掌握 | |
三、結(jié)締組織 | 1.固有結(jié)締組織 | (1)疏松結(jié)締組織 (2)脂肪組織 (3)致密結(jié)締組織 (4)網(wǎng)狀組織 |
掌握 |
2.軟骨組織 | (1)軟骨組織 (2)軟骨組織結(jié)構(gòu) |
掌握 | |
3.骨組織 | (1)骨組織結(jié)構(gòu) (2)長骨的結(jié)構(gòu) |
掌握 | |
4.血液 | (1)紅細胞 (2)白細胞 (3)血小板 (4)血漿 |
掌握 | |
四、肌組織 | 1.骨骼肌 | (1)骨骼肌顯微結(jié)構(gòu) (2)骨骼肌超微結(jié)構(gòu) |
掌握 |
2.心肌 | (1)心肌纖維顯微結(jié)構(gòu) (2)心肌纖維超微結(jié)構(gòu) |
掌握 | |
3.平滑肌 | (1)平滑肌纖維顯微結(jié)構(gòu) (2)平滑肌纖維超微結(jié)構(gòu) |
掌握 | |
五、神經(jīng)組織 | 1.神經(jīng)細胞 | (1)神經(jīng)細胞顯微結(jié)構(gòu) (2)神經(jīng)細胞超微結(jié)構(gòu) |
掌握 |
2.神經(jīng)膠質(zhì)細胞 | (1)神經(jīng)膠質(zhì)細胞的分類 (2)神經(jīng)膠質(zhì)細胞的結(jié)構(gòu) |
掌握 | |
六、消化系統(tǒng) | (一)消化管 | ||
1.食管 | (1)粘膜 (2)粘膜下層 (3)肌層 (4)外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2.胃 | (1)粘膜 ①上皮 ②固有層(胃底腺、賁門腺、幽門腺) ③粘膜肌層 (2)粘膜下層 (3)肌層 (4)外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腸 | (1)小腸 ①粘膜 ②粘膜下層 ③肌層 ④外膜 (2)大腸 ①粘膜(大腸腺) ②粘膜下層 ③肌層 ④外膜 (3)闌尾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二)消化腺 | |||
1.胰腺 | (1)外分泌部 ①腺泡 ②導管 ③胰液 (2)內(nèi)分泌部(胰島) ①A細胞 ②B細胞 ③D細胞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 |
2.肝 | (1)概述 (2)肝小葉 ①肝細胞 ②肝血竇 ③竇周隙 ④膽小管 (3)門管區(qū)(匯管區(qū))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膽囊與膽管 | (1)膽囊 (2)膽管 |
掌握 掌握 | |
七、呼吸系統(tǒng) | 1.氣管 | (1)粘膜 ①纖毛細胞 ②杯狀細胞 ③刷細胞 ④小顆粒細胞 ⑤基細胞 (2)粘膜下層 (3)外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
2.肺 | (1)概述 (2)肺導氣部 ①葉至小支氣管 ②細支氣管 ③終末細支氣管 (3)肺呼吸部 ①呼吸性細支氣管 ②肺泡管 ③肺泡囊 ④肺泡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八、泌尿系統(tǒng) | 1.腎 | (1)腎單位 ①腎小體(血管球,腎小囊) ②腎小管 (2)集合管 (3)腎間質(zhì)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
2.排尿器官 | (1)輸尿管 (2)膀胱 |
了解 掌握 | |
九、女性生殖系統(tǒng) | 1.輸卵管 | (1)壺腹部 (2)分泌細胞 (3)纖毛細胞 |
掌握 了解 了解 |
2.子宮(底部和體部) | (1)內(nèi)膜 (2)肌層 |
掌握 掌握 | |
3.子宮頸 | 一般結(jié)構(gòu) | 掌握 | |
4.乳腺 | (1)小葉結(jié)構(gòu) (2)導管 |
掌握 掌握 | |
十、循環(huán)系統(tǒng) | 1.心臟 | 心壁的結(jié)構(gòu) (1)心內(nèi)膜 (2)心肌膜 (3)心外膜 (4)心瓣膜 |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
2.動脈 | (1)大動脈 ①內(nèi)膜 ②中膜 ③外膜 (2)中動脈 ①內(nèi)膜 ②中膜 ③外膜 (3)小動脈 (4)微動脈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 |
3.毛細血管 | 一般結(jié)構(gòu) | 掌握 | |
4.靜脈 | (1)微靜脈 (2)小靜脈 (3)中靜脈 (4)大靜脈 |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 |
5.淋巴管 | (1)毛細淋巴管 (2)淋巴管 (3)淋巴導管 |
掌握 掌握 了解 | |
十一、免疫系統(tǒng) | 1.免疫細胞 | (1)淋巴細胞 ①T細胞(Tc.Th.Ts三個亞群) ②B細胞 ③NK細胞 (2)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 |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
2.淋巴器官 | (1)胸腺 ①皮質(zhì) ②髓質(zhì)(胸腺小體) (2)淋巴結(jié) ①皮質(zhì) ②髓質(zhì) (3)脾 ①被膜與小梁 ②白髓 ③紅髓 (4)扁桃體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要求 |
一、細胞、組織的損傷和適應 | 1.變性和物質(zhì)異常沉積 | (1)概念 (2)水樣變性 ①概念 ②原因 ③病變特點 (3)脂肪沉積或脂肪變性 ①概念 ②病變特點 (4)玻璃(透明)樣變性 ①概念 ②病變特點 (5)纖維素樣變性或纖維素樣壞死 ①概念 ②病變特點 (6)粘液變性 ①概念 ②病變特點 (7)淀粉樣變性 ①概念 ②病變特點 (8)細胞內(nèi)糖元沉積 ①病變特點 (9)病理性色素 ①概念 ②病變特點 (10)病理性鈣化 ①概念 ②病變特點 |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2.細胞死亡 | (1)壞死 ①概念 ②病變特點 ③類型 (2)凋亡 ①概念 ②病變特點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適應性反應 | (1)肥大 ①概念 ②分類 (2)增生 ①概念 ②分類 (3)萎縮 ①概念 ②分類 (4)化生 ①概念 ②分類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二、損傷的修復 | 1.再生 | (1)再生 ①概念 ②分類 (2)增生 ①概念 ②分類 (3)各種組織的再生能力 ①不穩(wěn)定細胞 ②穩(wěn)定細胞 ③永久細胞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肉芽組織 | (1)概念 (2)病變特點 (3)病理學意義 ①積極作用 ②瘢痕的危害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創(chuàng)傷愈合 | (1)創(chuàng)傷愈合的基本過程 ①急性炎癥 ②創(chuàng)口收縮 ③細胞增生和瘢痕形成 (2)類型 ①一期愈合 ②二期愈合 ③痂下愈合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三、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 | 1.充血 | (1)動脈性充血 ①概念 ②原因 ③病變及后果 (2)靜脈性充血 ①概念 ②病因 ③病理變化 ④影響與后果 |
掌握 熟練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練 |
2.血栓形成 | (1)血栓形成及血栓的概念 (2)血栓形成的條件與機理 ①心、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損傷 ②血流緩慢或產(chǎn)生渦流型 ③血液韻高凝狀態(tài)(血液凝固性增加) (3)血栓形成過程及類型 (4)血栓的結(jié)局 ①機化 ②鈣化 (5)血栓對機體的影響 ①有利方面 ②不利方面 |
掌握 掌握 熟練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栓塞 | (1)栓塞及栓子的概念 (2)栓子的運行途徑 (3)栓塞類型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①血栓栓塞 ②脂肪栓塞 ③氣體栓塞 ④羊水栓塞 |
掌握 熟練 掌握 掌握 熟練 熟練 | |
4.梗死 | (1)梗死的概念 (2)梗死的原因和條件 ①梗死的原因 ②梗死的條件 (3)梗死的類型及其病理變化 (4)梗死對重要器官的影響及結(jié)局 |
掌握 熟練 熟練 掌握 熟練 | |
5.出血 | (1)類型和原因 ①破裂性出血 ②漏出性出血 ③影響與后果 (2)病理變化 (3)后果 |
熟練 熟練 掌握 熟練 熟練 | |
四、炎癥 | 1.炎癥的原因 | (1)生物性因素 (2)免疫反應性因素 (3)理化性因素 |
了解 了解 了解 |
2.炎癥局部組織的基本病理變化 | (1)變質(zhì) ①形態(tài)變化 ②代謝變化 ③炎癥介質(zhì)的形成與釋放 (2)滲出 ①炎性充血 ②滲出 ③增生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炎癥的分類及其病變特點 | (1)按病程分類 ①急性炎癥 ②慢性炎癥 ③亞急性炎癥 (2)按局部基本病變分類 ①變質(zhì)性炎癥 ②滲出性炎癥 ③增生性炎癥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炎癥的結(jié)局 | (1)痊愈 (2)遷延不愈 ①局部蔓延 ②淋巴道擴散 ③血道擴散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五、腫瘤 | 1.腫瘤的概念 | 熟練掌握 | |
2.腫瘤的一般形態(tài)與結(jié)構(gòu) | (1)腫瘤的一般形態(tài) ①形態(tài) ②大小 ③顏色 ④硬度 ⑤數(shù)目 (2)腫瘤的組織結(jié)構(gòu) ①腫瘤的實質(zhì) ②腫瘤的間質(zhì)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腫瘤的異型性 | (1)腫瘤的異型性 ①細胞的異型性 ②核的異型性 ③胞漿的改變 (2)腫瘤組織結(jié)構(gòu)的異型性 |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 |
4.腫瘤的生長方式 | (1)腫瘤的生長速度 (2)腫瘤的生長方式 ①膨脹性生長 ②浸潤性生長 ③外生性生長 (3)腫瘤的擴散 ①直接蔓延 ②淋巴道轉(zhuǎn)移 ③血道轉(zhuǎn)移 ④種植 (4)腫瘤擴散的機制 |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 |
5.良惡性腫瘤的區(qū)別 | 熟練掌握 | ||
6.腫瘤的命名與分類 | (1)腫瘤的命名原則 ①良性腫瘤的命名 ②惡性腫瘤的命名 (2)腫瘤的分類 ①上皮組織 ②間組織 ③神經(jīng)組織 ④其它組織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 |
7.腫瘤的病因和機理 | (1)腫瘤的病因 ①化學致癌 ②物理致癌 ③生物致癌 ④遺傳因素 ⑤種族因素 ⑥激素因素 ⑦免疫因素 (2)腫瘤的發(fā)病機理 ①腫瘤的多步驟發(fā)展 ②腫瘤發(fā)病的分子基礎(chǔ)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8.腫瘤的病理學檢查方法 | (1)細胞學檢查 (2)活體組織檢查 (3)免疫組織化學 (4)電鏡檢查 |
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 |
六、呼吸系統(tǒng)疾病 | 1.慢性支氣管炎 | (1)病因與發(fā)病機制 (2)病理變化 (3)臨床病理聯(lián)系 |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
2.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2)病理變化與臨床病理聯(lián)系 |
掌握 掌握 | |
3.大葉性肺炎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2)病理變化與臨床病理聯(lián)系 (3)結(jié)局及并發(fā)癥 |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 |
4.小葉性肺炎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2)病理變化與臨床病理聯(lián)系 (3)結(jié)局及并發(fā)癥 |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 |
5.矽肺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2)病理變化與臨床病理聯(lián)系 |
掌握 掌握 | |
6.鼻咽部惡性上皮腫瘤 | (1)病因 (2)病理變化 |
了解 掌握 | |
7.肺癌 | (1)病因 (2)病理變化 (3)臨床病理聯(lián)系 |
了解 掌握 掌握 | |
七、消化系統(tǒng)疾病 | 1.慢性胃炎 | (1)慢性表淺性胃炎 ①肉眼所見 ②鏡下所見 (2)慢性萎縮性胃炎 ①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②病理變化 ③臨床病理聯(lián)系 |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
2.潰瘍病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2)病理變化 (3)臨床病理聯(lián)系 (4)結(jié)局與并發(fā)癥 |
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 |
3.闌尾炎 | (1)急性闌尾炎 ①病因 ②分型 ③臨床病理聯(lián)系 ④結(jié)局與并發(fā)癥 (2)慢性闌尾炎 ①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②病理變化 |
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 |
4.肝硬變 | (1)門脈性肝硬變 ①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②病理變化 ③臨床病理聯(lián)系 ④結(jié)局 (2)壞死后性肝硬變 ①病因 ②病理變化 ③結(jié)局 (3)膽汁性肝硬變 ①病因 ②病理變化 ③結(jié)局 |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 |
5.食管癌 | (1)病因 ①飲食 ②亞硝胺、霉菌、微量元素 ③遺傳因素 (2)病理變化 ①早期癌 ②中晚期癌 (3)擴散途徑 ①直接浸潤 ②淋巴道轉(zhuǎn)移 ③血道轉(zhuǎn)移 (4)臨床病理聯(lián)系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6.胃癌 | (1)病因 ①亞硝胺 ②甲基膽蒽 ③黃曲霉毒素 (2)病理變化 ①好發(fā)部位 ②早期胃癌分型 ③晚期胃癌分型 (3)擴散途徑 ①直接蔓延 ②淋巴道轉(zhuǎn)移 ③血道轉(zhuǎn)移 ④種植性轉(zhuǎn)移 (4)臨床病理聯(lián)系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 |
7.原發(fā)性肝癌 | (1)病因 ①肝硬變 ②病毒性肝炎 ③寄生蟲 ④化學因素 (2)病理變化 ①肉眼分型 ②組織學分型 (3)擴散途徑 ①肝內(nèi)蔓延和轉(zhuǎn)移 ②肝外轉(zhuǎn)移 (4)臨床病理聯(lián)系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八、女性生殖系統(tǒng)部分腫瘤 | 1.子宮頸癌 | (1)病因 ①早婚、早孕、多產(chǎn) ②子宮糜爛 ③HPV感染 (2)病理變化肉眼觀 ①糜爛型 ②外生菜花型 ③內(nèi)生浸潤型 ④潰瘍型 組織學類型 ①鱗狀細胞癌 ②腺癌 (3)擴散途徑 ①直接蔓延 ②淋巴道轉(zhuǎn)移 ③血道轉(zhuǎn)移 (4)臨床病理聯(lián)系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乳腺癌 | (1)病因 ①激素分泌紊亂 ②家族遺傳傾向 ③環(huán)境 ④乳腺病毒 (2)病理組織學類型 ①導管原位癌 ②小葉原位癌 ③浸潤性導管癌 ④浸潤性小葉癌 ⑤Paget病 (3)擴散途徑 ①直接蔓延 ②淋巴道擴散 ③血道轉(zhuǎn)移 (4)激素受體 (5)臨床病理聯(lián)系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 |
九、泌尿系統(tǒng)疾病 | 1.腎小球腎炎 |
(1)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了解 |
2.腎盂腎炎 | (1)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①病因 ②發(fā)病機制 (2)急性腎盂腎炎 ①大體 ②光鏡改變 ③合并癥 (3)慢性腎盂腎炎 ①大體 ②光鏡改變 ③合并癥 |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
醫(yī)學倫理學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要求 |
醫(yī)學倫理道德 | 1.醫(yī)患關(guān)系 | 了解 | |
2.醫(yī)療行為中的倫理道德 | |||
3.醫(yī)學倫理道德的評價和監(jiān)督 |
病原生物學
相關(guān)專業(yè)知識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要求 |
一、細菌的形態(tài)與結(jié)構(gòu) | 1.細菌大小與形態(tài) | ⑴細菌的大小 ⑵細菌的形態(tài) ①球菌 ②桿菌 ③螺形菌 |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細菌的結(jié)構(gòu) | ⑴細菌的基本結(jié)構(gòu)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質(zhì) ④核質(zhì) ⑵細菌的特殊結(jié)構(gòu) ①莢膜 ②鞭毛 ③菌毛 ④芽孢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細菌形態(tài)檢查法 | ⑴不染色標本檢查法 ⑵染色標本檢查法 ①單染發(fā) ②復染法 |
了解 了解 了解 | |
二、細菌的生理 | 1.細菌的生長繁殖 | ⑴細菌的化學組成和物理性狀 ①細菌的化學組成 ②細菌的物理性狀 ⑵細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①水分 ②碳源 ③氮源 ④無機鹽類 ⑤生長因子 ⑶細菌的生長繁殖 ①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 ②細菌繁殖的方式和速度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
2.細菌的人工培養(yǎng) | ⑴培養(yǎng)基 ①基礎(chǔ)培養(yǎng)基 ②營養(yǎng)培養(yǎng)基 ③選擇培養(yǎng)基 ④鑒別培養(yǎng)基 ⑤厭氧培養(yǎng)基 ⑵細菌在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現(xiàn)象 ①細菌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現(xiàn)象 ②細菌在半固體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現(xiàn)象 ③細菌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現(xiàn)象 ⑶人工培養(yǎng)細菌的意義 ①在醫(yī)學中的應用 ②其它方面的應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細菌的代謝產(chǎn)物及意義 | ⑴細菌的分解代謝產(chǎn)物及生化反應 ①細菌對糖和蛋白質(zhì)的分解 ②細菌的生花反應 ⑵細菌的合成代謝產(chǎn)物及意義 ①毒素和侵襲性酶類 ②熱原質(zhì) ③抗生素 ④維生素 ⑤色素 ⑥細菌素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 |
4.細菌的分類和命名原則 | 掌握 | ||
三、細菌的分布與消毒滅菌 | 1.細菌的分布 | ⑴細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⑵細菌在正常人體的分布 ⑶人體正常菌群及其意義 ①正常菌群 ②正常菌群的生理意義 ③條件致病菌 ④菌群失調(diào)及菌群失調(diào)癥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消毒與滅菌 | ⑴物理消毒滅菌法 ①熱力滅菌法 ②紫外線與電離輻射滅菌法 ③濾過除菌法 ④超聲波 ⑵化學消毒滅菌法 ①消毒劑 ②防腐劑 ③化學療劑 |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 |
四、細菌的遺傳與變異 | 1.細菌的變異現(xiàn)象 | ⑴形態(tài)與結(jié)構(gòu)變異 ⑵菌落變異 ⑶毒力變異 ⑷耐藥性變異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2.細菌遺傳變異的物質(zhì)基礎(chǔ) | ⑴細菌染色體 ⑵質(zhì)粒 ①質(zhì)粒的基本特征 ②醫(yī)學上重要的質(zhì)粒 ⑶轉(zhuǎn)位因子 ⑷噬菌體 ①噬菌體的生物學性狀 ②噬菌體與宿主的相互關(guān)系 |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細菌變異的發(fā)生機制 | ⑴基因突變 ⑵基因轉(zhuǎn)移與重組 ①轉(zhuǎn)化 ②接合 ③轉(zhuǎn)導 ④溶原性轉(zhuǎn)換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4.細菌變異的實際應用 | ⑴在疾病診斷、治療、預防中的應用 ①病原學診斷 ②臨床治療 ③傳染病預防 ⑵在檢測致癌物質(zhì)方面的應用 ⑶在基因工程方面的應用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五、細菌的感染和免疫 | 1.細菌的致病性 | ⑴細菌的毒力 ①侵襲力 ②毒素 ⑵細菌的侵入數(shù)量與門戶 |
了解 了解 掌握 |
2.機體抗菌免疫 | ⑴非特異性免疫 ①屏障結(jié)構(gòu) ②吞噬細胞 ③體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質(zhì) ⑵特異性免疫 ①體液免疫 ②細胞免疫 ③抗感染免疫特點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感染的種類與類型 | ⑴外源性感染與內(nèi)源性感染 ⑵社會感染與醫(yī)院感染 ⑶感染類型 ①不感染 ②隱性感染 ③潛伏感染 ④顯性感染 ⑤帶菌感染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六、病毒的生物學特性 | 1.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jié)構(gòu) | ⑴病毒的大小與形態(tài) ⑵病毒的結(jié)構(gòu)與化學組成 ①基本結(jié)構(gòu) ②輔助結(jié)構(gòu) |
掌握 掌握 了解 |
2.病毒的增殖 | ⑴病毒的增殖周期 ①吸附 ②穿入 ③脫殼 ④生物合成 ⑤組裝與釋放 ⑵病毒的異常增殖和干擾現(xiàn)象 ①病毒的異常增殖 ②病毒的干擾現(xiàn)象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理化因素對病毒的影響 | ⑴物理因素對病毒的影響 ①溫度 ②輻射 ⑵化學因素對病毒的影響 ①脂溶劑 ②消毒劑 |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 |
4.病毒的變異 | ⑴基因突變 ⑵基因重組 |
了解 了解 | |
5.病毒分類 | ⑴病毒的分類方法 ①據(jù)生物學性狀分類 ②臨床分類法 ⑵亞病毒 ①類病毒 ②朊粒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七、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 1.病毒的感染方式 | ⑴水平傳播 ①通過粘膜表面的傳播 ②通過皮膚傳播 ③醫(yī)源性傳播 ⑵垂直傳播 |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
2.病毒的致病機制 | ⑴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 ①影響細胞的生命活力 ②形成包涵體 ③細胞轉(zhuǎn)化 ④細胞凋亡 ⑵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損傷 ①體液免疫損傷 ②細胞免疫損傷 ③病毒直接損傷淋巴細胞或淋巴器官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病毒感染的類型 | ⑴隱性感染 ⑵顯性感染 ①急性感染 ②持續(xù)性感染 |
掌握 了解 了解 | |
4.抗病毒免疫 | ⑴非特異性免疫 ①干擾素的抗病毒作用 ②NK細胞的作用 ⑵特異性免疫 ①體液免疫的保護作用 ②細胞免疫的保護作用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八、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及防治原則 | 1.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 | ⑴標本的采集和送檢 ①標本采集 ②標本處理及運送 ⑵病毒感染的快速檢查方法 ①光學顯微鏡檢查 ②電子顯微鏡檢查 ③血清學檢查法 ④病毒基因組檢查 ⑶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 ①動物接種 ②雞胚培養(yǎng) ③組織(細胞)培養(yǎng)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2.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則 | ⑴人工自動免疫 ①滅活疫苗 ②減毒活疫苗 ③亞單位疫苗 ④基因工程疫苗 ⑵人工被動免疫 ⑶藥物防治 ①核苷類藥物 ②病毒蛋白酶抑制劑 ③干擾素及其干擾素誘生劑 ④抗病毒基因治療 ⑤中草藥 |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九、逆轉(zhuǎn)錄病毒 | 1.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 ⑴生物學特性 ①形態(tài)結(jié)構(gòu) ②基因組結(jié)構(gòu) ③病毒的復制 ④培養(yǎng)特性 ⑤理化性狀與抵抗力 ⑵致病性與免疫性 ①傳染源與傳播途徑 ②臨床表現(xiàn) ③致病機制 ④機體對HIV感染的免疫應答 ⑶微生物學檢查 ①抗原檢測 ②核酸檢測 ③抗體檢測 ④CD4T細胞計數(shù) ⑷防治原則 |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十、其他病毒 | 1.狂犬病病毒 | ⑴生物學特征 ⑵致病性 ⑶微生物學檢查 ⑷防治原則 |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
十一、人體寄生蟲總論 | 1.寄生蟲與宿主 | ⑴寄生蟲及其分類 ⑵宿主及其類別 |
掌握 掌握 |
2.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作用 | ⑴寄生蟲對宿主的作用 ①奪取營養(yǎng) ②機械性損傷 ③毒性作用與過敏反應 ⑵宿主對寄生蟲的作用 ①非特異性免疫或先天性免疫 ②特異性免疫或獲得性免疫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寄生蟲病的流行與防治 | ⑴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①傳染源 ②傳播途徑 ③易感人群 ⑵流行因素 ①自然因素 ②生物因素 ③社會因素 ⑶寄生蟲病的防治原則 ①控制傳染源 ②切斷傳播途徑 ③保護易感者 |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分子生物學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要求 |
一、核酸結(jié)構(gòu)、功能與核苷酸代謝 | 1.核酸的化學組成 | (1)堿基、戌糖的結(jié)構(gòu)、原子編號 (2)堿基、戌糖的英文字母符號 (3)核苷酸的形成、種類、命名 (4)核苷酸的結(jié)構(gòu)、命名及英文字母符號 (5)核苷酸的連接方式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DNA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 | (1)DNA一級結(jié)構(gòu)的定義 (2)DNA一級結(jié)構(gòu)鏈的方向 (3)DNA雙螺旋結(jié)構(gòu)要點 (4)環(huán)狀雙螺旋DNA超級結(jié)構(gòu) (5)DNA的基本功能 (6)DNA的多樣性 |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 |
3.RNA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 | (1)RNA分布 (2)mRNA結(jié)構(gòu)與功能 (3)tRNA結(jié)構(gòu)與功能 (4)rRNA結(jié)構(gòu)與功能 |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 |
4.核酸的理化性質(zhì) | (1)核酸的一般性質(zhì) (2)核酸的紫外吸收 (3)核酸的變性、復性、Tm值、雜交的概念 (4)Tm值與堿基的組成關(guān)系 (5)變性的本質(zhì)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5.核苷酸的代謝 | (1)嘌呤核苷酸的補救合成意義 (2)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3)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謝過程 (4)脫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和TMP的生成 (5)核苷酸的分解代謝全過程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二、蛋白質(zhì)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 | 1.蛋白質(zhì)的分子組成 | (1)蛋白質(zhì)的元素組成 (2)基本組成單位 (3)氨基酸結(jié)構(gòu)特點 (4)氨基酸的分類 (5)氨基酸的理化性質(zhì) (6)肽、肽鍵、多肽的概念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
2.蛋白質(zhì)的分子結(jié)構(gòu) | (1)蛋白質(zhì)的一般結(jié)構(gòu) (2)蛋白質(zhì)的空間結(jié)構(gòu) (3)蛋白質(zhì)的二級結(jié)構(gòu) (4)蛋白質(zhì)的三級結(jié)構(gòu) (5)蛋白質(zhì)的四級結(jié)構(gòu) (6)蛋白質(zhì)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的關(guān)系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蛋白質(zhì)的理化性質(zhì) | (1)蛋白質(zhì)的電泳、透析的原理 (2)蛋白質(zhì)的變性、沉淀和凝固 (3)蛋白質(zhì)的紫外吸收 (4)蛋白質(zhì)的呈色反應 (5)蛋白質(zhì)的膠體性質(zhì) |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 |
4.蛋白質(zhì)的分類 | (1)組成分類及分子形狀分類 (2)功能分類 |
了解 了解 | |
三、基因信息的傳遞 | 1.DNA的生物合成 | (1)DNA半保留復制的概念 (2)DNA復制的條件和特點 (3)DNA聚合酶的種類 (4)DNA聚合酶催化特性 (5)DNA復制的過程和特點 (6)基因突變及DNA損傷 (7)DNA損傷修復的類型 (8)DNA切除修復的機制 (9)解鏈酶、拓樸異構(gòu)酶作用 (10)基因突變類型 (11)DNA損傷光復活 (12)DNA重組修復機制 |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2.RNA的生物合成 | (1)RNA復制與轉(zhuǎn)錄的區(qū)別 (2)RNA轉(zhuǎn)錄合成的條件與特點 (3)RNA聚合酶的種類、組成及作用特點 (4)啟動子的概念與結(jié)構(gòu)特點 (5)mRNA轉(zhuǎn)錄后的加工修飾方式 (6)tRNA、rRNA的轉(zhuǎn)錄后加工修飾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 |
3.蛋白質(zhì)的生物合成 | (1)mRNA的模板作用 (2)遺傳密碼概念特點 (3)tRNA的作用及起始tRNA的特點 (4)核糖體的作用及結(jié)構(gòu)特點 (5)核糖體的循環(huán)的概念 (6)蛋白質(zhì)合成的過程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 |
4.基因的表達調(diào)控 | (1)基因表達的概念 (2)操縱子的概念 (3)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diào)控元件的種類及特點 (4)真核生物基因調(diào)控方式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四、基因 | 1.基因診斷概念 | (1)基因診斷的基本原理 (2)基因診斷的特點 (3)基因診斷的臨床意義 |
了解 了解 了解 |
2.核酸分子雜交 | (1)核酸分子雜交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核酸分子雜交基本方式 (3)探針的種類及制備 (4)探針的標記物 (5)探針標記方式及選擇 (6)雜交信號檢測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 |
3.聚合酶鏈反應 | (1)聚合酶鏈反應原理 (2)聚合酶鏈反應操作過程 (3)引物設(shè)計的一般原則 (4)耐熱DNA聚合酶 (5)聚合酶鏈反應條件的優(yōu)化 (6)聚合酶鏈反應的應用 (7)聚合酶鏈反應相關(guān)技術(shù) (8)聚合酶鏈反應擴增產(chǎn)物分析法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生物化學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要求 |
一、蛋白質(zhì) | 同分子生物學第二單元 | ||
二、酶 | 1.酶的催化作用 | 掌握 | |
2.酶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 | (1)酶分子的組成 | 掌握 | |
3.影響酶促反應速度的因素 | (1)底物濃度 (2)酶濃度 (3)PH (4)溫度 (5)刺激劑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酶的抑制作用 | (1)不可逆抑制 (2)可逆抑制 |
掌握 掌握 | |
5.酶的分類 | 掌握 | ||
6.酶與臨床醫(yī)學 | 掌握 | ||
三、三羧酸循環(huán) | 1.代謝途徑 | 掌握 | |
2.ATP和代謝 | (1)生物體內(nèi)能量載體 (2)ATP的作用 |
掌握 掌握 | |
3.三羧酸循環(huán) | (1)乙酰輔酶A (2)三羧酸循環(huán)反應過程 (3)三羧酸循環(huán)的特點 (4)三羧酸循環(huán)的生理意義 (5)三羧酸循環(huán)的調(diào)節(jié)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四、糖代謝 | 1.概述 | (1)糖的消化吸收 | 掌握 |
2.葡萄糖的分解和代謝 | (1)糖酵解 (2)糖的有氧氧化 |
掌握 掌握 | |
3.糖的儲運與動員 | (1)糖原合成 (2)糖元分解 (3)糖異生 (4)糖的儲運與動員的生理意義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血糖 | (1)血糖水平及調(diào)節(jié) (2)高血糖與低血糖 |
掌握 掌握 | |
五、脂類 | 1.三脂酰甘油的代謝 | (1)三脂酰甘油的組成與分布 (2)三脂酰甘油的分解代謝 (3)三脂酰甘油的合成代謝 |
掌握 掌握 掌握 |
2.膽固醇的代謝 | (1)膽固醇的化學與生理功能 (2)膽固醇的消化與吸收 (3)膽固醇及其酯的合成 (4)膽固醇在體內(nèi)的轉(zhuǎn)變與排泄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血脂及酯類的轉(zhuǎn)運 | (1)血脂的組成和含量 (2)脂類在體內(nèi)的轉(zhuǎn)運 |
掌握 掌握 | |
六、含氮化合物代謝 | 1.氨基酸代謝 | (1)氨基酸在體內(nèi)的動態(tài)變化 (2)氨基酸的分解代謝 (3)氨基酸轉(zhuǎn)變?yōu)樯砘钚晕镔|(zhì) |
掌握 掌握 掌握 |
2.核苷酸代謝 | (1)核苷酸合成代謝 (2)核苷酸分解代謝 |
掌握 掌握 | |
3.血紅素代謝 | (1)血紅素合成代謝 (2)血紅素分解代謝 |
掌握 掌握 |
免疫學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要求 |
一、抗原 | 1.抗原的概念與分類 | (1)抗原的概念 (2)抗原的分類 ①胸腺依賴抗原 ②非胸腺依賴性抗原 ③完全抗原 ④半抗原 ⑤超抗原超抗原的作用特點 ⑥佐劑 ⑦絲裂原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
2.決定抗原的條件 | (1)異物性 ①異種物質(zhì) ②同種異體物質(zhì) ③自身抗原 (2)一定的理化性狀 ①大分子膠體 ②一定的化學組成和結(jié)構(gòu) ③分子構(gòu)象與易接近性 ④一定的物理性狀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 |
3.抗原的特異性 | (1)特異性概念 (2)抗原決定簇 ①概念 ②重要的抗原決定簇T細胞和B細胞決定簇 載體決定簇與半抗原決定簇 ③抗原決定簇的類型線形決定簇構(gòu)象決定簇 (3)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 (4)交叉反應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醫(yī)學上重要的抗原 | (1)異種抗原 ①病原微生物 ②細菌外毒素和類毒素 ③抗毒素 ④異嗜性抗原 (2)同種異型抗原 (3)自身抗原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二、免疫球蛋白及抗體 | 1.概論 | (1)抗體的概念 (2)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
掌握 掌握 |
2.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結(jié)構(gòu) |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jié)構(gòu)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區(qū) (3)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五類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 (1)IgG (2)IgA (3)IgM (4)IgD (5)IgE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抗體的生物學作用 | (1)特異性結(jié)合抗原作用 (2)活化補體作用 (3)與Fc受體結(jié)合作用 ①調(diào)理吞噬作用 ②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 ③介導1型變態(tài)反應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三、補體系統(tǒng) | 1.補體的概念及理化性質(zhì) | (1)補體的概念 (2)補體的理化性質(zhì) |
掌握 掌握 |
2.補體的激活 | (1)經(jīng)典激活途徑 ①識別階段 ②活化階段 ③膜攻擊階段 (2)旁路激活途徑 ①生理情況下的準備階段 ②旁路途徑的激活 ③激活效應的擴大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補體活化的調(diào)控 | (1)補體調(diào)節(jié)因子的作用 ①經(jīng)典途徑的調(diào)節(jié) ②旁路途徑的調(diào)節(jié) |
掌握 掌握 | |
4.補體的生物學作用 | (1)細胞毒及溶菌、滅菌作用 (2)調(diào)理作用 (3)免疫黏附作用 (4)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5)炎癥介質(zhì)作用 ①激肽樣作用 ②過敏毒素作用 ③趨化作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四、免疫細胞 | 1.淋巴細胞 | (1)T細胞 ①T細胞的發(fā)育和胸腺選擇 陽性選擇 陰性選擇 ②T細胞的表面標志 T細胞抗原受體 T細胞亞群及其功能 (2)B細胞 ①B細胞的發(fā)育 ②B細胞成熟過程中的陰性和陽性選擇 ③B細胞的表面標志 ④B細胞亞群及功能 (3)自然殺傷細胞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五、腫瘤免疫 | 1.機體抗腫瘤免疫的機制 | (1)體液免疫機制 ①激活補體系統(tǒng)溶解腫瘤細胞 ②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 ③抗體的調(diào)理作用 (2)細胞免疫機制 ①T細胞 ②NK細胞 ③巨噬細胞 ④樹突狀細胞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腫瘤的免疫逃逸機制 | (1)對腫瘤抗原的耐受 (2)腫瘤抗原的突變與調(diào)變 (3)MHC分子表達水平低下 (4)腫瘤抗原表達的封閉 (5)腫瘤誘發(fā)的免疫機制 (6)FasL的作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腫瘤的免疫治療 | (1)非特異性免疫治療 (2)主動免疫治療 (3)被動免疫治療 ①抗腫瘤導向治療 ②過繼免疫療法 |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
專業(yè)知識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要求 |
一、病理解剖技術(shù) | 1.病理解剖的意義 | 掌握 | |
2.病理解剖室的設(shè)備和儀器 | (1)解剖室的設(shè)計要求 (2)解剖臺的設(shè)計 (3)常用解剖的器械 |
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 |
3.清潔、消毒和個人防護 | (1)解剖室的清潔和消毒 (2)解剖器械的清潔和消毒 (3)個人防護 |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 |
二、組織的固定 | 1.固定的意義 | 固定的定義和意義 | 掌握 |
2.固定的作用 | (1)保持細胞形態(tài) (2)保存細胞內(nèi)成分 (3)便于染色 (4)有利于切片 (5)固定劑的不良影響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固定劑的選擇 | (1)細胞內(nèi)物質(zhì)成分與固定劑的關(guān)系 (2)固定液的量和容器 (3)固定液的穿透性 (4)固定時間 (5)固定強度 (6)特殊固定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三、固定劑種類 | 1.單純固定液 | (1)甲醛和福爾馬林色素 (2)重鉻酸鉀 (3)苦味酸 (4)升汞 (5)醋酸 (6)鉻酸 (7)鋨酸 (8)丙酮 (9)三氯醋酸 (10)乙醇 |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
2.混合固定液 | (1)B-5固定液 (2)Bouin氏固定液 (3)Carnoy氏液 (4)Miiller氏液 (5)Orth氏液 (6)PFG液 (7)PLP液和PLPD液 (8)Rosman液 (9)Zenker液 (10)4%多聚甲醛-.1mol/LPB (11)4%多聚甲醛-磷酸二鈉/氫氯化鈉液 (12)甲醛-鈣液 (13)乙醇-甲醛液 (14)乙醚-酒精液 (15)中性緩沖甲醛液 (16)中性甲醛液 |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 |
四、組織的脫水和脫水劑 | (1)脫水 (2)脫水劑 (3)酒精 (4)丙酮 (5)異丙醇 (6)正丁醇 (7)環(huán)氧已烷 (8)四氯呋喃 (9)環(huán)已酮 (10)松酯醇 |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五、組織的透明和透明劑 | (1)透明和透明劑 (2)二甲苯 (3)氯仿 (4)香柏油 (5)松油醇 (6)丁香油 (7)冬清油 |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六、骨和含鈣組織的脫鈣 | (1)什么組織需要脫鈣 (2)脫鈣液種類 |
掌握 掌握 | |
七、組織的包埋 | 包埋的作用 | (1)意義 (2)目的 |
掌握 |
八、組織切片法 | 1.石蠟切片法 | (1)原理 (2)一般切片厚度 (3)常用切片機和切片刀 (4)切片刀放置傾角 (5)切片注意事項 (6)適用范圍 |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冰凍切片法 | (1)原理 (2)應用 (3)種類 (4)OCT的作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火棉膠切片法 | (1)應用 (2)切片機 (3)注意事項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大組織石蠟切片法 | 應用 | 掌握 | |
5.振動切片法 | 應用 | 掌握 | |
6.塑料切片法 | 應用 | 掌握 | |
7.超薄切片法 | 應用 | 了解 | |
九、染色的原理與染料 | 1.生物染料 | (1)發(fā)色團 (2)助色團 |
了解 了解 |
2.染料的分類 | (1)天然染料 (2)合成染料 (3)酸性染料 (4)堿性染料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染料作用原理 | (1)物理作用 (2)化學作用 |
了解 了解 | |
4.細胞染色的一般原理 | (1)蛋白質(zhì)的染色原理 (2)核酸的染色原理 |
掌握 掌握 | |
5.細胞質(zhì)的染色原理 | (1)胞漿的主要成分 (2)胞漿電荷與染料著色 |
掌握 掌握 | |
6.細胞膜的染色原理 | (1)成分 (2)帶電荷與染料染色 |
掌握 掌握 | |
7.HE染色的原理 | (1)細胞核染色的原理 (2)細胞質(zhì)染色的原理 (3)HE染色中二甲苯、乙醇和水洗的作用 (4)HE染色中分化與藍化的作用 |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 |
8.石蠟切片和HE染色的質(zhì)量標準 | 熟練掌握 | ||
十、常用的特殊染色技術(shù) | 1.結(jié)締組織復合染色法 | (1)應用 (2)Mallory三色法結(jié)果 (3)Masson三色法結(jié)果 (4)顯示膠原、網(wǎng)狀和彈力纖維三聯(lián)染色法結(jié)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膠原纖維染色法 | (1)應用 (2)VanGieson法的缺點 (3)麗春紅S染色的結(jié)果 (4)天狼星紅的染色結(jié)果 (5)天狼星紅染色在偏光顯微鏡下的結(jié)果 |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 |
3.網(wǎng)狀纖維染色法 | (1)應用 (2)銀染色的原理 (3)Gomori銀染色法結(jié)果 (4)James銀染色的原理和結(jié)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彈力纖維染色法 | (1)應用 (2)維多利亞蘭和麗春紅S染色的結(jié)果 |
掌握 熟練掌握 | |
5.肌肉染色法 | (1)應用 (2)Mallory氏PTAH法結(jié)果 (3)早期心肌病變組織染色Nagar-Olsen染色法結(jié)果,Poley染色法結(jié)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6.糖類染色法 | (1)分類 (2)糖原染色的應用 (3)PAS染色法的原理和結(jié)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7.粘多糖染色法 | (1)應用 (2)Alcianblue染色和結(jié)果 (3)中性粘多糖的PAS染色結(jié)果 (4)Mowry染色結(jié)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8.色素類染色 | (1)色素的種類 (2)黑色素染色的應用 (3)MassonFontana法黑色素染色結(jié)果 (4)Lillie染色法黑色素結(jié)果 (5)含鐵血黃素染色的應用 (6)含鐵血黃染色有哪幾種證明方法和原理 (7)脂褐素染色的應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 |
9.纖維素染色 | (1)纖維素的形成和性質(zhì) (2)應用 (3)Lendrum等MSB染色法結(jié)果 (4)Gram甲紫染色法結(jié)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0.淀粉樣物質(zhì)染色 | (1)性質(zhì) (2)應用 (3)剛果紅染色的結(jié)果 (4)Jurgens甲紫染色結(jié)果 |
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 |
11.真菌染色 | (1)真菌 (2)真菌常見種類 (3)應用 (4)Grocott六胺銀染色的原理和結(jié)果 (5)高碘酸復紅染色的原理和結(jié)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2.細菌染色 | (1)細菌 (2)革蘭氏染色的原理和結(jié)果 (3)胃幽門螺桿菌染色的應用 (4)抗酸桿菌染色的原理和結(jié)果 (5)Ziel-Neelsen方法染色結(jié)果和區(qū)分結(jié)核桿菌與麻風桿菌以及診斷意義 (6)淋球菌染色的應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3.螺旋體染色 | (1)螺旋體的性質(zhì)和形態(tài) (2)常用的螺旋體染色方法結(jié)果和應用 (3)梅毒螺旋體染色應用 (4)釣端螺旋體染色應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4.病毒包涵體染色 | (1)病毒包涵體的性質(zhì)和形態(tài) (2)應用 (3)染色方法的結(jié)果 |
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 |
15.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染色 | (1)應用 (2)Shikata染色法結(jié)果 (3)Macchiavello染色法結(jié)果 (4)維多利亞藍染色結(jié)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6.神經(jīng)組織染色 | (1)髓鞘染色的應用 (2)Wergert-Pal染色法的結(jié)果 (3)Weil染色法的結(jié)果 (4)Kullshitsky髓鞘染色結(jié)果 (5)LuxolFastblue髓鞘染色結(jié)果 (6)變色酸2R-亮綠髓鞘染色法結(jié)果 (7)Marchi退變髓鞘染色結(jié)果 (8)鋨酸-a-萘胺染髓鞘的結(jié)果 (9)Holmes神經(jīng)纖維的染色結(jié)果 (10)Bielschowsky神經(jīng)纖維染色結(jié)果 (11)VonBraunmubl神經(jīng)染色的結(jié)果 (12)Eager退變神經(jīng)纖維染色的結(jié)果 (13)神經(jīng)細胞尼氏小體染色的應用和結(jié)果 (14)星形細胞染色的結(jié)果和應用 (15)小膠質(zhì)細胞及少突膠質(zhì)細胞染色結(jié)果和應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7.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細胞染色 | (1)親銀反應 (2)LillieMasson二胺銀反應法結(jié)果 (3)Gomori-Burtner六胺銀法結(jié)果 (4)嗜銀反應 (5)DeGrandi改良反應法的結(jié)果 (6)堿性重氮反應法結(jié)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8.嗜鉻細胞染色 | (1)Geimsa改良染色法結(jié)果 (2)Wiesel染色法結(jié)果 |
掌握 掌握 | |
十一、顯微鏡及攝影技術(shù) | 1.顯微鏡光學原理 | (1)折射與折射率 (2)透鏡的性能 (3)影響成像的因素 |
了解 了解 了解 |
2.顯微鏡的重要技術(shù)參數(shù) | (1)數(shù)值孔徑 (2)分辨率 (3)放大率 (4)焦深 (5)視場直經(jīng) (6)覆蓋差 (7)工作距離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顯微鏡的光學附件 | (1)物鏡及種類 (2)目鏡 (3)聚光鏡 |
了解 了解 了解 | |
4.顯微鏡的照明裝置 | (1)透射式照明 (2)落射式照明 |
了解 了解 | |
5.顯微鏡的光軸調(diào)節(jié) | (1)光源燈絲調(diào)節(jié) (2)聚光鏡的中心調(diào)節(jié) |
了解 了解 | |
6.顯微鏡的種類 | (1)明視野顯微鏡應用 (2)暗視野顯微鏡應用 (3)相差顯微鏡應用 (4)微分干涉顯微鏡應用 (5)熒光顯微鏡應用 (6)偏光顯微鏡應用 (7)倒置顯微鏡應用 (8)體視顯微鏡應用 (9)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應用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十二、酶組織細胞化學技術(shù) | 1.主要方法的原理 | (1)金屬沉淀反應法 (2)偶聯(lián)偶氮法 (3)色素形成法 |
掌握 掌握 掌握 |
2.酶組織化學的影響因素 | (1)溫度 (2)pH值 (3)激活劑和抑制劑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十三、免疫細胞化學技術(shù) | 1.概述 | (1)概念 (2)優(yōu)點 (3)發(fā)展簡史 |
掌握 掌握 掌握 |
2.抗體的標記 | 掌握 | ||
3.免疫酶組織化學主要染色方法的原理 | (1)基本原理 (2)直接法原理 (3)間接法(夾心法)原理 (4)PAP法原理 (5)ABC法原理 (6)SP法原理 (7)Envision法原理 (8)EPOS法原理 (9)APAAP法原理 (10)雙重和多重法原理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免疫組化染色方法的選擇原則(五S原則) | (1)Specilicity (2)Sensitivity (3)Simplicity (4)Safely (5)Saveoftimeandmoney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5.免疫染色的對照實驗 | (1)陽性對照 (2)陰性對照 (3)自身對照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6.增強特異性染色方法的原理 | (1)抗原修復 (2)合適的抗體稀釋度 (3)多層染色法 (4)CAS方法 (5)顯色反應的控制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7.減少或消除非特異性染色 | (1)非特性染色的產(chǎn)生主要原因 (2)怎樣識別非特性染色 |
掌握 掌握 | |
8.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jié)果的判斷 | (1)陽性細胞的染色特征 (2)染色失敗的幾種原因 |
掌握 掌握 | |
9.免疫熒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的原理 | (1)熒光抗體染色的直接法原理和對照實驗 (2)間接法原理和對照實驗雙層法、夾心法 (3)補體法原理和對照實驗 (4)非特異性染色的主要因素 (5)注意事項 |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 |
10.免疫酶細胞化學技術(shù)原理 | (1)組織固定 (2)酶標記抗體所用酶的種類及特點 (3)免疫酶染色的對照實驗 (4)免疫酶染色的假陽性及其處理 |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1.生物素-抗生物素免疫細胞化學染色技術(shù) | (1)生物素—抗生物素染色的基本原理:SP法、SABC法、ABC法、BRAB法、LAB法 (2)其他生物素—抗生物素染色法、快速ABC法、二步ABC法、PAP-ABC (3)內(nèi)源性生物素活性及消除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2.葡萄球菌A蛋白(SPA)在免疫細胞化學中的應用 | (1)SPA的性質(zhì) (2)SPA的應用 (3)SPA-HRP用于間接法染色 (4)SPA用于PAP法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3.凝集素 | (1)概念 (2)特性 (3)應用 (4)在免疫細胞化學中的應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十四、原位核酸分子雜交技術(shù) | 基本原理 | (1)標記核酸探針 (2)核酸堿基配對原則 (3)核酸的變性與復性 (4)原位核酸分子雜交 (5)原位檢測雜交信號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十五、免疫組織化學技術(shù)在病理診斷中的應用 | 1.上皮源性腫瘤標志 | (1)廣譜上皮細胞標志 (2)選擇性上皮腫瘤標志 |
掌握 掌握 |
2.間葉源性腫瘤標志 | (1)廣譜間葉腫瘤標志 (2)肌源性腫瘤標志 (3)纖維組織細胞腫瘤標志 (4)血管源性腫瘤標志 (5)間皮細胞腫瘤標志 (6)基底膜標志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神經(jīng)源性腫瘤標志 | (1)膠質(zhì)細胞腫瘤標志 (2)神經(jīng)元腫瘤標志 (3)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細胞腫瘤標志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淋巴造血腫瘤標志 | (1)B淋巴細胞標志 (2)T淋巴細胞標志 |
掌握 掌握 | |
5.腫瘤免疫組化鑒別診斷 | (1)小圓細胞腫瘤 (2)梭形細胞腫瘤 (3)上皮樣腫瘤 (4)多形性腫瘤 (5)腺泡狀腫瘤 (6)轉(zhuǎn)移性腫瘤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十六、分子生物學技術(shù)在病理學中的應用 | 1.腫瘤診斷中的應用 | (1)淋巴造血系統(tǒng)惡性腫瘤 (2)非淋巴造血系統(tǒng)惡性腫瘤 |
掌握 掌握 |
2.傳染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 (1)確立診斷 (2)流行病學研究 |
了解 了解 | |
3.遺傳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 (1)攜帶檢查 (2)出生前診斷 (3)直接診斷 |
了解 了解 了解 | |
4.一致性確定中的應用 | (1)器官移植 (2)法醫(yī)病理學中的應用 |
了解 了解 | |
十七、計算機圖象分析的應用 | 1.基本概念 | 掌握 | |
2.計算機圖象分析系統(tǒng) | 掌握 | ||
3.DNA倍體的計算機圖象分析原理 | (1)DNA倍體分析的基本概念 (2)DNA倍體分析原理 (3)DNA倍體分析的標準與判斷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計算機圖象分析在腫瘤病理學中的應用 | (1)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方面 (2)在腫瘤病理診斷、分類、分型方 面 (3)在腫瘤預后判斷方面 (4)在腫瘤轉(zhuǎn)移和復發(fā)方面 (5)在腫瘤免疫組化和分子病理學研究方面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5.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 掌握 | ||
十八、病理檔案信息資料管理 | 1.病理信息計算機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掌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