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形成:腦血管內膜病變,導致管腔狹窄或閉塞,進而血栓形成,造成腦局部供血區(qū)血流中斷,發(fā)生腦組織缺血、缺氧、軟化壞死,出現(xiàn)相應的神經系統(tǒng)癥狀和體征。
一、病因
1.動脈管腔狹窄和血栓形成最常見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其次動脈內膜炎;血液病引起者較少見;其他如腦淀粉樣血管病、Moyamoya病等。
2.血管痙攣可見于蛛網膜下腔出血、偏頭痛、子癇和頭外傷等患者。
3.病因未明可能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與來源不明的微栓子或血管痙攣、高凝狀態(tài)有關。
二、臨床表現(xiàn)和診斷要點
1.50歲以上多見。
2.有TIA病史或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素。
3.急性發(fā)病,可有緩慢加重。
4.常于安靜狀態(tài)或休息時出現(xiàn)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失語或其他腦局灶損害癥狀。
5.大多無明顯頭痛和嘔吐。
6.一般無意識障礙。
7.腦脊液一般正常。
三、輔助檢查
1.顱腦CT24小時內可不顯示變化,24~48小時后漸顯示低密度梗死灶。
2.MRI數(shù)小時內即有呈長T1,長T2信號。功能性MRI、釓增強MRI更為敏感。
四、防治措施
1.急性期的治療原則
?。?)超早期治療:綜合保護治療。
?。?)個體化原則。
?。?)整體化觀念。
?。?)對危險因素給予預防性干預措施。最終達到挽救生命、降低病殘及預防復發(fā)的目的。
2.超早期溶栓治療起病6小時內治療時間窗內進行。
?。?)常用溶栓藥物:①尿激酶:100~150萬U;②rt-PA:每次0.9mg/kg,總量<90mg;早期靜脈內溶栓溶栓再通率20%~60%。
?。?)適應證:①年齡<75歲;②無意識障礙,但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血栓形成因預后極差,故即使昏迷較深也可考慮;③發(fā)病6小時內,進展性卒中可延長至12小時;④收縮壓<185mmHg或舒張壓<110mmHg;⑤CT本次病損的低密度灶未出現(xiàn);⑥排除TIA;⑦無出血性疾病及出血素質;⑧患者或家屬同意協(xié)議。
3.抗凝治療肝素、低分子肝素、華法林等。大樣本病例未顯示有效,急性期可短期應用。
4.腦保護治療 鈣離子通道阻滯劑、鎂離子、抗興奮性氨基酸毒性、自由基清除劑、亞低溫。
5.降纖治療降纖酶、巴曲酶、安克洛酶、蚓激酶等。
6.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100~300mg/d。
7.其他血管擴張劑、神經細胞營養(yǎng)劑、中醫(yī)藥。
8.外科治療內膜切除術、吻合術、開顱減壓術等。
9.一般治療維持生命功能、處理并發(fā)癥等基礎治療。維持呼吸道通暢及控制感染、心電監(jiān)護(>3d)、血壓管理、血糖、水電解質平衡、腦水腫高峰期為發(fā)病后48小時~5天;早期康復治療、預防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