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貧血(anemia in pregnancy)較常見。當妊娠期紅細胞計數(shù)3.5×1012/L以下,或血紅蛋白<100g/L,或紅細胞壓積在0.30以下時,即可診斷貧血。常見者為缺鐵性貧血,較少見者為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該疾病的病因:①妊娠期需鐵量增加而補充不足。胎兒發(fā)育需要大量的鐵,產時失血、產后哺乳的丟失,加上孕期胃酸分泌減少鐵的吸收率降低,如補充不及時或不充分,可發(fā)生貧血。雙胎妊娠也是貧血常見的原因。②寄生蟲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在某些熱帶國家或地區(qū),寄生蟲引起的妊娠期貧血非常嚴重。特別是孕婦患鉤蟲病,可因失血過多而造成嚴重貧血。③慢性感染及患有肝腎疾病等。如泌尿系統(tǒng)感染,不僅影響紅細胞的產生、壽命,還影響其破壞后再利用而抑制機體利用儲備鐵的能力。④其他可加重缺鐵的情況有慢性失血、妊娠嘔吐或慢性腹瀉、雙胎、鐵質吸收不良、偏食等。
臨床表現(xiàn)
1.輕度貧血:多無明顯癥狀重者可表現(xiàn)為面黃、水腫、頭暈、心慌、氣短及食欲不振等甚至可發(fā)生貧血性心臟病及心衰。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多出現(xiàn)在妊娠后期或產褥期。除上述癥狀外尚可有腹脹、腹瀉等消化系癥狀。
2.檢查:可發(fā)現(xiàn)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均低于正常值。缺鐵性貧血的紅細胞容積多低于30%血色指數(shù)、平均血紅蛋白量及平均血紅蛋白濃度等也均明顯降低紅細胞小而扁、形態(tài)不正常、大小不均勻骨髓涂片可見幼稚紅細胞增生。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的血色指數(shù)及平均血紅蛋白量均較高紅細胞直徑增大呈橢圓形骨髓涂片可見巨幼紅細胞增生。
3.輕度貧血對妊娠可無明顯影響。嚴重者可引起早產或死產分娩時易出現(xiàn)宮縮乏力產后易發(fā)生乏力性子宮出血有時較少量的出血即可引起休克或死亡產后易感染。新生兒的血紅蛋白多屬正常但因鐵的儲備不足日后易發(fā)生貧血。
診斷依據(jù)
1.妊娠期血紅蛋白低于l00g/L、紅細胞計數(shù)低于3.5×1012/L及血細胞比容低于0.30。缺鐵性貧血較常見,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少見。
2.輕癥者可僅感疲倦乏力;重度貧血則面色蒼白、頭暈、眼花、耳鳴、心慌、氣短、食欲不振,可出現(xiàn)水腫,甚或伴有腹水。血紅蛋白下降到40~50g/L時可并發(fā)貧血性心臟病及心衰。胎兒發(fā)育可受影響。
?、湃辫F性貧血:①多有慢性失血、慢性疾病及營養(yǎng)不良史。②血象多為低色素小細胞性者,血紅蛋白降低較紅細胞減少更明顯。紅細胞大小不一,中心染色淺。中性粒細胞及網(wǎng)織紅細胞均增多。③血清鐵低于8.9μmol/L,總鐵結合力高于53.7μmol/L。④骨髓示紅細胞系增生,分類見中幼紅細胞增多,晚幼紅細胞相對減少,含鐵血黃素及鐵顆粒減少或消失。
⑵巨幼紅細胞性貧血:①有營養(yǎng)不良及缺乏葉酸病史,以妊娠后期、產褥期及多胎妊娠時較多見。②貧血癥狀多急而嚴重,消化道癥狀明顯,如惡心、嘔吐、腹瀉及舌炎等。③血紅蛋白常低于50g/L,紅細胞大小不一,平均體積大于正常。中性粒細胞分葉較正常多。重癥者常伴有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有時外周血可查見巨幼紅細胞。④骨髓紅細胞系統(tǒng)明顯增生,可見典型的巨幼紅細胞。見到巨核髓細胞也有助于診斷。⑤血清葉酸值下降。⑥葉酸治療效果明顯。
治療原則
治療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時,以補鐵補血為主要治療原則,可參考下面的治療方法:
1.補充鐵質:一般口服鐵劑治療,絕大多數(shù)效果良好,而且此方法簡便、安全,價格低廉。不同劑型有各自的治療用量,但常用標準劑量為每天150~200mg。口服鐵劑治療應盡早開始,單純缺鐵性貧血經治療2周后,血細胞比容及血紅蛋白濃度升高,并繼續(xù)上升,可于4~6周后逐漸恢復正常。嚴重貧血7~10天后網(wǎng)織紅細胞可上升6%~8%,說明治療有效,若3周后,仍不見網(wǎng)織紅細胞或血紅蛋白上升,應確定診斷是否正確,查明原因并予以糾正。注射鐵劑療效不一定快,主要優(yōu)點在于能短期內補鐵,但偶可引起致命性變態(tài)反應,應嚴格掌握,肌注時局部疼痛明顯或有惡心、嘔吐、頭暈、腹瀉時,應停止注射。治療孕婦貧血時給予足量葉酸及其他維生素,可促進鐵劑吸收。鐵之緣片含有乳酸亞鐵、阿膠、富鋅蛋白粉等成分,補血效果較佳。
2.輸血:除非有血容量不足的現(xiàn)象,或嚴重貧血要接受手術時,一般不需要輸血。嚴重缺鐵性貧血可引起某種程度心功能不全及病態(tài)血容量過多現(xiàn)象,對于此類患者,在極為小心謹慎的情況下,可采取少量多次輸血的方式,速度宜慢,并應預防輸血反應。
3.產時處理:分娩時應盡量減少出血,防止產程延長、產婦疲乏及產后出血,必要時可陰道助產以縮短第2產程。對待產后出血,由于其貧血的特殊性,應當高度重視,必要時及早輸血。分娩過程注意防止感染,產后可短期應用抗生素。另外,貧血極嚴重或有其他并發(fā)癥,如心血管病變者不宜哺乳。
4.治愈標準:癥狀體征消失,各種實驗室檢查結果恢復正常。
5.好轉標準:癥狀、體征改善,各種實驗室檢查結果未完全恢復正常。
預防
避免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可在妊娠期進行預防,預防一般從懷孕12~16周開始到哺乳期應補充鐵劑,劑量、途徑與貧血程度相關。維生素C、稀鹽酸有利于鐵的吸收,應同時補充。如補鐵后改善不明顯可加入氨基酸,可通過食物中增加蛋白質及新鮮蔬菜的方法進行補充。注意飲食多樣化,有助于各類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利用。有些影響鐵吸收和加劇鐵消耗的因素應及時糾正,如胃腸系統(tǒng)疾病及慢性感染、血液丟失等。另外有一些生活的細節(jié)應當注意,如鐵鍋炒菜有利于鐵吸收;服鐵劑時禁忌飲濃茶;抗酸藥物影響鐵劑效果,應避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