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手機網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類 > 中草藥 > 正文

巴豆臨床應用

2012-09-18 18:33 醫(yī)學教育網
|

防治白喉

巴豆藥材 對白喉密切接觸者,病人家屬、白喉恢復期患者、健康帶菌者,以及輕癥白喉病例,均可采用巴豆泥局部貼敷的方法加以防治。方法:將除去內外殼的生巴豆仁0.5克在消毒乳缽中研成泥狀(或加朱砂0.5克共研),挑取綠豆大的膏點,置于約1.5厘米平方的膠布上。貼于兩眉間印堂穴,或頸部扶突穴,經6~8小時(最長12小時)揭去,可見局部出現(xiàn)一小水泡,即用消毒針尖刺破,以消毒棉球拭干滲液,再涂龍膽紫液。對白喉密切接觸者及病人家屬,貼巴豆朱砂膏后,經對照觀察,能降低發(fā)病率;對白喉恢復期患者或健康帶菌者,用巴豆泥外敷后,可使90%以上病例于8~24小時內帶菌現(xiàn)象消失;對輕癥白喉可配合青霉素及其他對癥治療。

治療喉梗阻

因白喉及麻疹后喉炎引起的喉梗阻,可用生熟巴豆散約0.5~O.7分,用噴粉器吹入咽部,觀察2~3小時,如無嘔吐、腹瀉或嘔吐腹瀉次數(shù)不多,而梗阻癥狀尚未明顯好轉的,可再行第2、3次噴咽,1天內噴咽不超過3次,必要時可連續(xù)噴2~3天。如嘔吐腹瀉較著者,應立即停止。對體質虛弱、心力衰竭及并發(fā)心肌炎病變者慎用。多敷病例在噴咽后半小時至3~4小時,可見吸氣性陷沒、呼吸促迫及喘鳴等癥狀明顯好轉,數(shù)小時至1~2天內梗阻解除。治療過程中應同時使用白喉抗毒素及磺胺類、抗菌素。對氣管下位梗阻無效。嘔吐泄瀉為常見反應,但梗阻癥狀多在腹瀉咸嘔吐后得到明顯改善。生熟巴豆散系用3粒生、4粒熟的巴豆研末去油制成。制法:取七倍數(shù)的巴豆若干粒去殼去衣,將其中4/7炒至黃色,與其余3/7的生巴豆共研成粉末。把它夾在數(shù)層能吸收油分的紙內,用力擠壓去油,再換紙用溫熱熨斗在紙上熨壓,去凈殘留油分,然后再研成細末備用。

治療支氣管哮喘

取蘋果1只洗凈,用小刀挖1個三角形小洞,另用巴豆仁1粒放入小洞,仍將蘋果蓋嚴,隔湯蒸30~60分鐘。放涼,取出巴豆仁,吃蘋果,喝蘋果湯。成人每日吃1個,重癥早晚各吃1個,夜間喘息者臨睡前吃。8歲以下小兒酌減??蛇B續(xù)服用數(shù)周。服后具有止喘、祛痰作用;個別病例可能出現(xiàn)輕微腹瀉。

治療急、慢性腸炎

取巴豆適量去內外殼,取仁,不去油,放入銅(或鐵)勺中置炭火上炒焦,至巴豆內外黑透為度,待冷,秤準2錢,研成泥狀備用。另將蜂蠟2錢溶化,與巴豆泥攪拌均勻,候稍冷,搓條制丸,約制成80丸,每丸重0.15克,內含巴豆O.075克。成人每次0.6克(4丸),日服3次,空腹時服用;8~15歲,每服2丸;5~7歲,每服1丸;1~4歲,每服半丸;6個月以上,每服1/3丸;6個月以下,每服1/4丸;未滿1月嬰兒忌服。服后未見腹痛、腹瀉、嘔吐等副作用。凡兼有發(fā)熱及其他合并癥者忌服。經治療急性腹胃13例,慢性腹瀉4例,慢性下痢4例,均治愈。本藥對體虛老人的慢性泄瀉亦有效。

治療急性闌尾炎

將巴豆、朱砂各0.5~1.5克研細混勻,置6x6厘米大小的膏藥或膠布上,貼于闌尾穴,外用繃帶固定。24~36小時檢查所貼部位,皮膚應發(fā)紅或起小水泡,若無此現(xiàn)象,可重新更換新藥。共治療99例,其中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并發(fā)癥者82例。最少的貼1次,最多的貼3次。效果:治愈85例,無效14例(仍用手術治療)。

治療神經性皮炎

取巴豆去殼1兩,雄黃1錢,磨碎后用3~4層紗布包裹,每天擦患處3~4次,每次1~2分鐘,直至癢感消失,皮炎消退為止。

醫(yī)典記載 《神農本草經》:味辛,溫。主治傷寒,溫瘧,寒熱,破徵瘕,結堅積聚,留飲痰澼,大腹水脹,蕩練五臟六腑,開通閉塞,利水谷道,去惡肉,除鬼蠱毒注邪物,殺蟲魚。

《名醫(yī)別錄》:生溫熟寒,有大毒。主治女子月閉,爛胎,金創(chuàng)膿血,不利丈夫陰。

《本草拾遺》:主癥癖、痃氣,痞滿,腹內積聚,冷氣血塊,宿食不消,痰飲吐水。取青大者。每日空腹服一枚,去殼,勿令白膜破,乃作兩片,并四邊不得有損缺,吞之以飲壓令下,少間腹內熱如火,痢出惡物,雖痢不虛。若久服亦不痢,白膜破者棄之。

《藥性論》:使。中其毒,用黃連汁,大豆汁解之,忌蘆筍醬豉冷水,得火良,殺斑貓蛇虺毒。能主破心腹積聚結氣,治十種水腫,痿痹,大腹,能落胎。

《日華子本草》:通宣一切病,泄壅滯,除風,補勞,健脾,開胃消痰,破血,排膿,消腫毒,殺腹藏蟲,治惡瘡息肉,及疥癩疔腫。

《開寶本草》:味辛,生溫熟寒,有大毒。療女子月閉,爛胎,金創(chuàng),膿血,不利丈夫陰,殺斑貓毒。

《藥性賦》:味辛,性熱,有大毒。浮也,陽中陽也。其用有二:削堅積,蕩臟腑之沉寒,通閉塞,利水谷之道路。斬關奪門之將,不可輕用。

《湯液本草》:氣溫,味辛,生溫熟寒,有大毒。

《本草》云:主傷寒,溫瘧寒熱,破癥瘕聚,堅積,留飲痰癖。大腹水脹,蕩滌五臟六腑,開通閉塞。利水谷道,去惡肉,除鬼毒,蠱疰邪物,殺蟲魚,療女子月閉,爛胎。金瘡膿血不利。丈夫陰。殺斑蝥毒,健脾開胃。

易老云:斬關奪門之將,大宜詳悉,不可輕用。

《珍》云:去胃中寒濕。

《本草衍義補遺》:去胃中寒積,無寒積者勿用。

《本草發(fā)揮》:成無已云:巴豆之辛,用以散實。

潔古云:性熱味苦,氣薄味厚,體重而沉降陰也。其用有三:導氣消積一,去藏府停寒二,消化寒涼及生冷硬所傷三也。又云:巴豆辛,陽。去胃中寒積。

《本草綱目》:巴豆氣熱味辛,生猛熟緩,能吐能下,能上能行,是可升可降藥也。《別錄》言其熟則性寒,張氏言其降,李氏言其浮,皆泥于一偏矣。蓋此物不去膜則傷胃,去心則作嘔,以沉香水浸則能升能降,與大黃同用瀉人反緩,為其性相畏也。王充《論衡》云:萬物含太陽火氣而生者,皆有毒。故巴豆辛熱有毒。

巴豆峻用則有戡亂劫病之功,微用亦有撫緩調中之妙。譬之蕭、曹、絳、灌,乃勇猛武夫,而用之為相,亦能輔為太平。王海藏言其可以通腸,可以止瀉,此發(fā)千古之秘也。一老婦年六十余,病溏泄已五年,肉食、油物、生冷犯以即作痛。服調脾、升提,止?jié)T藥,入腹則泄反甚。延余診之,脈沉而滑,此乃脾胃久傷,冷積凝滯所致。王太仆所謂大寒凝內,久利溏泄,愈而復發(fā),綿歷歲年者。法當以熱下之,則寒去利止。遂用蠟匱巴豆丸藥五十丸與服,二日大便不通亦不利,其泄遂愈。自是每用治泄痢積滯諸病,皆不瀉而病愈者近百人。妙在配合得宜,藥病相對耳??劣盟划斢?,則犯輕用損陰之戒矣。

漢時方士言巴豆煉餌,令人色好神仙。陶氏信為實語,誤矣。又言人吞一枚即死,亦近過情。今并正之。

治瀉痢驚癇,心腹痛,疝氣,風堝,耳聾,喉痹牙痛,通利關竅。

《本草經疏》:巴豆生于盛夏六陽之令,而成于秋金之月,故味辛氣溫,得火烈剛猛之氣,故其性有大毒。《別錄》言生溫、熟寒,恐熟亦不甚寒。氣薄味厚,降也,陽中陰也。入手足陽明經。其主破癥瘕結聚堅積,留飲痰癖,大腹水腫,鬼毒蠱疰邪物,女人月閉者,皆腸胃所治之位,中有實邪留滯,致主諸病。故腸胃有病,則五臟六腑閉塞不通,此藥稟火性之急速,兼辛溫之走散,入腸胃而能蕩滌一切有形積滯之物,則閉塞開,水谷道利,月事通,而鬼毒蠱疰邪物悉為之驅逐矣。溫瘧者,亦暑濕之氣入于腸胃也。腸胃既清,則溫瘧自止?;鹉茏莆?,故主爛胎,及去惡肉。性熱有大毒,則必有損于陰,故不利丈夫陰?!侗窘洝酚种鱾疅幔啊秳e錄》煉餌之法,悉非所宜。豈有辛熱大毒之物,而能治傷寒寒熱,及益血脈,好顏色之理哉?

簡誤:元素曰:巴豆乃斬關奪門之將,不可輕用。世以之治酒病膈氣,以其辛熱能開通腸胃郁結耳。第郁結雖開,而血液隨亡,真陰虧損。從正曰:傷寒、風溫、小兒痘瘡、婦人產后用之,下膈不死亦危。奈何庸人畏大黃而不畏巴豆,以其性熱而劑小耳。豈知蠟匱之,猶能下后使人津液枯竭,胸熱口燥,耗卻天真,留毒不去,他病轉生。觀二公之言,則巴豆之為害昭昭矣。然而更有未盡者,巴豆稟火烈之氣,沾人肌肉無有不灼爛者。試以少許輕擦完好之膚,須臾即發(fā)出一泡,況腸胃柔脆之質,下咽則徐徐而走,且無論下后耗損真陰,而腑臟被其熏灼,能免無潰爛之患耶。凡一概湯散丸劑,切勿輕投,即不得已急證,欲借其開通道路之力,亦須炒熟,壓令油極凈,入分許即止,不得多用。

《本草蒙筌》:味辛、氣溫、生溫熟寒,性烈。浮也,陽中之陽。氣薄味厚,體重而降。有大毒。反牽牛,惡?草,忌蘆筍醬豉冷水,畏大黃藜蘆黃連。得火為良,芫花為使。有蕩滌攻擊之能,誠斬關奪門之將。凡資治病,緩急宜分。急攻為通利水谷之方,去凈皮心膜油生用;緩治為消摩堅積之劑,炒令煙盡黃黑熟加。一說:炒令黃黑似為太過,不如去心膜煮五度,換水各煮一沸為佳。雖可通腸,亦堪止瀉,世所不能知也。丹溪云:能去胃中寒積,無寒積者忌之?!侗窘洝酚衷疲喝送桃幻叮褂滤?。鼠食三載,重三十斤。物性相耐,有如此夫!

《本草乘雅》:巴,蛇名。許氏云:巴蛇吞象,捷取巧嗜,糜潰有形,性之至毒者也。謂巴豆之蕩練藏府,開通閉塞,毒烈之性相類爾。故可對待陰凝至堅,結聚留癖。蕩則齠齔不存,練則瑕疵盡凈,茍非陽氣消沮,形如死灰者,未免流毒不辜,慎之。

《藥性解》:巴豆,味辛,性生溫熟寒,有大毒,入脾、胃、大腸三經。主削堅積,蕩臟腑之沉寒;通閉塞,利水谷之道路。排膿消腫,破血通經,殺鬼毒蠱疰及腹臟諸蟲。芫花為使,畏大黃、黃連、藜蘆、牽牛、冷水。殺斑蝥蛇虺毒。

按:巴豆專主宣通,則脾胃大腸宜其入已。炒令紫黑,可以通腸,亦可止瀉,蓋通因通用之意也。仲景、東垣及諸名家每每用之。今世俗畏其辛熱之毒、蕩滌之患,則云劫劑,廢閣不用。不知巴豆為斬關奪門之將,其性猛烈,投之不當為害非輕,用之得宜奏功甚捷。譬如張飛一虎將也,顧人用之何如耳?可概棄哉!倘氣虛羸弱,脾氣久傷者,誠所大忌。

《藥鑒》:味辛,性熱,有大毒??缮山?。善開關竅,破癥堅積聚,逐痰飲,殺諸惡毒蟲毒蠱毒,通秘結,消宿食,攻臟腑停寒,生冷壅滯,心腹疼痛,瀉痢驚癇,諸水氣癥氣,下活胎死胎,逐瘀血血積,及消癰瘍疔毒惡瘡,去息肉惡肉腐肉,排膿消腫,喉痹牙疼諸證。然其性剛氣烈,無處不到,故稱為斬關奪門之將,若誤用之,則有推墻倒壁之虞;若善用之,則有戡亂調中之妙,用者所當慎察。

《本草備要》:辛熱有大毒。生猛而熟少緩。可升可降,能止能行,開竅宣滯,去臟腑沉寒,最為斬關奪門之將。破痰癖血瘕,氣痞食積,生冷硬物所傷,大腹水腫,瀉痢驚癇,口歪耳聾,牙痛喉痹。纏喉急痹,緩治則死。用解毒丸:雄黃一兩,郁金一錢,巴豆十四粒去皮油,為丸,每服五分,津咽下。雄黃破結氣,郁金散惡血,巴豆下稠涎。然系厲劑,不可輕用?;蛴眉埬碚喊投褂腿蓟鸫毯恚换驌v巴豆綿裹,隨左右納鼻中,吐出惡涎紫血即寬。鼻雖少生瘡無礙。其毒性又能解毒殺蟲,療瘡瘍蛇蝎諸毒。峻用大可劫病,微用亦可和中,通經爛胎。巴豆稟火烈之氣,爛人肌肉。試以少許擦皮肝,即發(fā)一泡,況腸胃耶?不可輕用。王好古曰:去心皮膜油生用,為急治水谷道路之劑。炒去煙令紫黑用,為緩治消堅磨積之劑。可以通腸,可以止瀉,世所不知也。時珍曰:一婦年六十余,溏瀉五載,犯生冷、油膩肉食即作痛,服升澀藥,瀉反甚,脈沉而滑,此乃脾胃久傷,積冷凝滯,法當發(fā)熱下之。用蠟匱巴豆丸五十粒,服二日,不利而愈。自是每用治瀉痢,愈者近百人。一名剛子。斅雷曰:緊小色黃者為巴,三棱色黑者為豆,小而兩頭尖者為剛子。剛子殺人。時珍曰:此說殊乖,蓋緊小者為雌,有棱及兩頭尖者是雄,雄者更峻耳。用之得宜,皆有功力。不去膜則傷胃,不去心則作嘔。藏器法連白膜服。或用殼、用仁、用油,生用、炒用,醋煮燒存性用。研去油,名巴豆霜。芫花為使,畏大黃、黃連、涼水。中其毒者,以此解之,或黑豆、綠豆汁亦佳。得火良。油,作紙捻燃火,吹息,或熏鼻,或刺喉,能得惡涎惡血。治中風中惡,痰厥氣厥,喉痹不通,一切急病。大黃、巴豆同為峻下之劑,但大黃性寒,腑病多熱者宜之;巴豆性熱,臟病多寒者宜之。故仲景治傷寒傳里多熱者,多用大黃;東垣治五積屬臟者,多用巴豆。與大黃同服,反不瀉人。

《本經逢原》:巴豆辛熱,能蕩練五臟六腑,不特破癥瘕結聚之堅積,并可治傷寒濕瘧之寒熱,如仲景治寒實結胸用三物白散,深得《本經》之旨。世本作溫瘧,當是濕瘧,亥豕之謬也。其性峻利,有破血排膿,攻痰逐水之力,宜隨證輕重而施。生用則峻攻,熟用則溫利。去油用霜,則推陳致新,隨證之緩急,而施反正之治。峻用則有戡亂劫病之功,少用亦有撫綏調中之妙,可以通腸,可以止瀉,此發(fā)千古之秘也。一老婦久病溏泄,遍服調脾、升提、止?jié)T藥,則瀉反甚,脈沉而滑。此脾胃久傷,冷積凝帶所致,法當以熱下之,則寒去利止。自后每用以治泄痢、積聚諸病,多有不瀉而病痊者,妙在得宜耳。茍用不當,則犯損陰之戒矣。按:巴豆、大黃,同為攻下之劑,但大黃性寒,腑病多熱者宜之;巴豆性熟,臟病多寒者宜之。其殼燒灰存性,能止瀉痢,亦劫病之效也。孕婦禁用,以力能墮胎也。元素曰:巴豆乃斬關奪門之將,不可輕用。世以治酒病膈氣,以其辛熱,能開通腸胃郁熱耳。第郁結雖通,血液隨亡,其陰虧損,傷寒結胸,小兒疳積用之,不死亦危。奈何庸人畏大黃,而不畏巴豆,以其性熱劑小耳。試以少許輕擦完膚,須臾發(fā)泡,況下腸胃,能無熏灼潰爛之患乎!即有急證,不得已而用之,壓去其油,取霜少許入藥可也。

《本草崇原》:巴豆生于巴蜀,氣味辛溫,花實黃赤,大熱有毒。其性慓悍,主治傷寒溫瘧寒者,辛以散之,從經脈而外出于肌表也。破癥瘕結聚,堅積留飲,痰澼,大腹者,溫以行之,從中土而下泄于腸胃也。用之合宜,有斬關奪門之功,故蕩練五臟六腑,開通閉塞,閉塞開通,則水谷二道自利矣。其性慓悍,故去惡肉。氣合陽明,故除鬼毒蠱疰邪物,殺蟲魚。《經》云:兩火合并是為陽明。巴豆味極辛,性大溫,具兩火之性,氣合陽明,故其主治如此。

愚按:凡服巴霜,即從胸脅大熱,達于四肢,出于皮毛,然后復從腸胃而出?!秱摗酚邪咨⒎?,治傷寒寒實結胸用此。古人稱為斬關奪門之將,用之苦當,真瞑眩瘳疾之藥,用之不當,非徒無益而反害矣。

《本草求真》:[批]祛臟腑沉寒,通大便寒結。

巴豆專入腸、胃。辛熱大毒。據(jù)書所載生猛熟緩,可升可降,能行能止,開竅宣滯,去臟腑沉寒,為斬關奪命之將。夫既能宣滯通竅,則藥能降能行,何書又言能升能止耶。此數(shù)字不無令人少疑。究之書之所言降者,因有沉寒痼冷,積聚于臟,深入不毛,故欲去不能,不去不得,非無辛熱迅利斬關直入,掃除陰霾,推陳致新,亦安能蕩滌而如斯哉!是即書之所謂能降能行者耳。至有久病溏泄,服升提澀藥而瀉反甚,脈滑而沉,是明脾胃久傷,冷積凝氣所致,法當用以熱下,則寒去利止,而脈始得上升,是即所謂能升能止者是也。時珍曰:一婦年六十余,溏泄五載,犯生冷、油膩、肉食即作痛。服升澀藥瀉反甚。脈沉而滑,此乃脾胃久傷,積冷凝滯。法當以熱下之。用蠟匱巴豆丸五十粒,服一二日不利而愈。自是每用治泄痢,愈者近百人耳。夫醫(yī)理玄遠,變化靡盡,在人引伸觸類,毋為書執(zhí),則用藥不岐。即如大黃亦屬開閉通便之品,然惟腑病多熱者最宜,若以臟病多寒而用大黃通利,不亦自相悖謬乎。故仲景治傷寒傳里多熱者,多用大黃。東垣治五積屬臟者,多用巴豆與大黃同服,反不瀉人。故曰誤用有推墻倒壁之虞,善用有勘亂調中之妙。元素曰:世以治酒病膈氣,而以巴豆辛熱通開腸胃郁熱。巴豆稟火烈之氣。第郁結雖通,血液隨亡,其陰虧損傷,寒結胸膈,小兒疳積,用之不死亦危。奈何庸人畏大黃而不畏巴豆,以其性熱劑小耳。試以少許輕擦皮膚,須臾發(fā)泡,況下腸胃,能無潰灼熏爛之患乎。即有急癥不得已而用之,汪昂曰:纏喉急痹,緩治則死,用解毒丸。雄黃一兩,郁金一錢,巴豆十四粒去皮油,為丸。每服五分,津咽下。雄黃破結氣,郁金破惡氣,巴豆下稠涎,然系厲劑,不可輕用;或用紙捻蘸巴豆油,燃火刺喉;或搗巴豆綿裹,隨左右納鼻中,吐出惡涎紫血即寬。壓去其油,取霜[批]巴豆霜。少許入藥可也。時珍曰:巴豆緊小者為雌,有棱及兩頭尖者是雄,雄者更峻耳。用之得宜,皆有功力。不去膜則傷胃,不去心則作嘔。

《得配本草》:芫花為之使。畏大黃、藜蘆、黃連、蘆筍、醬豉、豆汁、冷水。惡蓑草、牽牛。

得乳、沒、黃占,治積??;得硼砂、杏仁、牙皂,水丸服,治痰哮。燃燈吹滅,以煙熏鼻,治中風痰厥。

用之不當,臟腑潰爛。中其毒,綠豆汁解之。

《本草分經》:辛,大熱,大毒。峻下,開竅宣滯,去臟腑沉寒積滯,治喉痹急癥。生用急治,炒黑緩治,去油名巴豆霜。大黃、黃連、涼水、黑豆、綠豆汁能解其毒。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