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提問】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xiàn)?
【回答】學員baichen,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1.臨床表現(xiàn)癥狀:起病緩慢,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癥狀,最早出現(xiàn)的自覺癥狀往往是乏力、低熱、多汗或盜汗、體重減輕等代謝亢進表現(xiàn)。脾腫大可引起左季肋部或左上腹沉重不適、食后飽脹的感覺。由于癥狀進展緩慢,就醫(yī)時往往離起病已有數(shù)月之久。較少見的癥狀有背痛或四肢痛,因脾臟梗塞而覺左上腹或左下胸劇痛。晚期當血小板減少時皮膚、齒齦易出血,女性可有月經(jīng)過多。白細胞過多的病人,有時可發(fā)現(xiàn)由于白細胞在血管內(nèi)“阻滯”或栓塞而誘發(fā)的癥狀,如視力模糊、呼吸窘迫以及陰莖異常勃起等。在這些病例中,其白細胞計數(shù)常遠遠高于500×109/L。體征,最突出的體征是脾腫大,一般病人初次就診時常常已達臍平面以下,堅實、無壓痛,但如有新近發(fā)生的脾梗塞則有明顯的局部壓痛,并可以聽到摩擦音。慢粒有貧血和脾腫大時,須與肝硬化、血吸蟲病、何杰金氏病相鑒別。肝臟亦常有中度腫大,但不如脾腫大顯著。皮膚及粘膜中度蒼白。淺表淋巴結多不腫大。胸骨下部常有輕至中度壓痛。晚期可出現(xiàn)皮膚和粘膜瘀點。眼底可出現(xiàn)靜脈充血和白心的疲點。眼眶、頭顱以及乳房和其他軟組織可出現(xiàn)無痛性腫塊(綠色瘤)。
2.實驗室檢查
血象:白細胞計數(shù)高在100×109/L以上,血片中大多為中性桿狀核和晚幼粒細胞,其余為分葉核、中幼粒、早幼粒和少數(shù)原始粒細胞。嗜酸性及嗜堿性粒細胞亦增多。早期血紅蛋白及紅細胞輕度減少,血小板正?;蛟黾?,晚期紅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在血象方面須與類白血病反應相鑒別。
骨髓象:骨髓呈增生明顯至極度活躍,細胞分類與周圍血相似,骨髓片中,可見到各期粒細胞,其中以中、晚幼粒為主,原粒細胞及早幼粒較正常增多,但一般不超過5%~10%,嗜酸和(或)嗜堿性粒細胞增多,紅細胞系相對減少,粒:紅約10~50:1,幼紅細胞和巨核細胞早期常增多,晚期減少。90%患者成熟的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活性明顯降低。
染色體檢查:Ph’染色體見于90%以上慢粒病人。Ph’染色體被認為是慢粒多能干細胞的腫瘤性標志,少數(shù)慢粒病人Ph’染色體為陰性,根據(jù)有無Ph’染色體可將慢粒為Ph’陽性和Ph’陰性兩大類,前者預后優(yōu)于后者。
血液生化:血清維生素B12濃度及維生素B12結合力顯著增高為本病特點之一,增高的幅度與白細胞增多程度成正比。增高的原因是大量正常的和白血病性粒細胞產(chǎn)生了過多運輸維生素B12的轉鈷蛋白I。血清尿酸濃度可以增高,尤其在化療時。
★問題所屬科目:臨床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血液系統(tǒng)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