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時間待定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正常足月兒特點及護理——2021年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相信是考生們關注的事情,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考試重點內容,希望對考生復習有所幫助。
第二節(jié) 正常足月兒特點及護理
一、正常足月兒特點
(一)外觀特點
(二)生理特點
1.呼吸系統(tǒng) 肺表面活性物質在34~35周胎齡時顯著增多,到足月時更為豐富。正常足月兒分娩時,呼吸系統(tǒng)已具備建立和維持呼吸活動的條件。足月兒肺液約30~60ml/kg,大部分出生時經產道擠壓排出,其他由肺血管及淋巴系統(tǒng)吸收和轉運。正常新生兒呼吸頻率約為40~50次/分,主要靠膈肌運動,呈腹式呼吸。
2.循環(huán)系統(tǒng) 正常新生兒心率比較快,波動范圍比較大,通常為100~150次/分。足月兒血壓平均為70/50mmHg。
新生兒出生后血液循環(huán)發(fā)生顯著變化,完成胎兒血循環(huán)向成人血循環(huán)的轉變:①臍帶結扎后,胎盤-臍血循環(huán)終止;②出生后肺膨脹,肺循環(huán)阻力下降,肺血流增加,呼吸從而建立;③卵圓孔關閉:從肺靜脈回流到左心房的血量顯著增加,壓力增高,促使卵圓孔關閉;④動脈導管關閉:由于PaO2增高,動脈導管發(fā)生收縮,繼而關閉。
3.泌尿系統(tǒng) 足月兒出生時腎小球濾過率(GFR)僅為功能低下,到1周歲可達成人水平。新生兒遠端腎小管上皮細胞鈉-鉀ATP酶活力低和小管內外鈉-鉀交換機制尚未完善,故排鉀能力較低,使新生兒有高鉀血癥傾向。新生兒腎排磷功能差,牛乳含磷高,故牛乳喂養(yǎng)兒更易發(fā)生血磷偏高和低鈣血癥。
4.消化系統(tǒng) 足月兒吞咽功能已經完善,但食管蠕動不協(xié)調,食管下端括約肌較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門括約肌較發(fā)達,因而易發(fā)生溢乳。
足月兒消化道已能分泌大部分消化酶,但是淀粉酶在生后4個月才達到成人水平,因此不宜過早喂淀粉類食物。大部分新生兒生后10~12小時內開始排胎糞,約2~3天排完。若生后24小時仍不排胎糞,應檢查是否有肛門閉鎖或其他消化道畸形。新生兒肝功能尚不成熟,對膽紅素代謝能力差,生后常出現(xiàn)生理性黃疸。
5.血液系統(tǒng) 足月兒出生時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均較高。血紅蛋白高達170g/L左右,且有胎兒型血紅蛋白和成人型血紅蛋白兩種類型,其中胎兒血紅蛋白占70%~80%(成人<2%),隨后逐漸被成人型血紅蛋白取代,5周后降到55%。新生兒第一天白細胞總數(shù)為(15~20)×109/L,3天后明顯下降,5天后接近嬰兒值。
白細胞分類以中性粒細胞為主,4~6天時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相近,之后則以淋巴細胞數(shù)量占優(yōu)勢。血小板出生時已達到成人水平。由于胎兒肝臟維生素K儲存量少,凝血因子活性低,故而生后應常規(guī)肌注維生素K1,以預防新生兒顱內出血。
6.免疫系統(tǒng) 新生兒特異及非特異免疫功能均不成熟。皮膚黏膜薄嫩易損傷,出生后臍部有開放性創(chuàng)面,細菌易進入血液引發(fā)敗血癥。血中補體水平低,缺乏趨化因子,母體IgA和IgM不能通過胎盤賦予新生兒被動免疫,因而新生兒易患細菌感染,尤其是革蘭陰性桿菌;因分泌型IgA缺乏,易發(fā)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7.神經系統(tǒng) 足月兒大腦皮層興奮性低,睡眠時間長。大腦(高級中樞)對下級中樞抑制較弱,且錐體束、紋狀體發(fā)育不全,常出現(xiàn)不自主和不協(xié)調動作。
新生兒出生時已具備多種暫時性的原始反射,主要有:擁抱反射、覓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若新生兒期這些反射減弱或消失常提示有神經系統(tǒng)疾病。
8.體溫調節(jié) 足月兒散熱多(皮下脂肪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產熱少(缺乏寒戰(zhàn)產熱機制、棕色脂肪少),且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尚不完善,易發(fā)生寒冷損傷。因而,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適中溫度)對新生兒至關重要。
適中溫度是指使機體代謝、氧及能量消耗最低并能維持正常體溫的環(huán)境溫度。
9.能量及體液代謝 足月兒出生后由于不顯性失水(呼吸蒸發(fā)、體表蒸發(fā)),導致體重逐漸下降,于第5~6天降至最低點(小于出生體重的9%),一般7~10天后恢復到出生體重,稱為生理性體重下降。足月兒基礎熱量消耗為50kcal/kg,每日共需熱量約100~120kcal/kg。
10.常見的幾種特殊生理狀態(tài) 新生兒出生后可出現(xiàn)一些特殊生理現(xiàn)象。①生理性黃疸:詳見新生兒疾??;②“馬牙”和“螳螂嘴”;③乳腺腫大:這是胎兒在母親體內受到母血中高濃度的催乳素等激素的影響,使乳腺增生造成的;④假月經:女嬰出生5~7天,家長可能會發(fā)現(xiàn)寶寶的陰道流出少量血樣黏液分泌物的現(xiàn)象。系因妊娠后期母親雌激素進入胎兒體內,出生后突然中斷,形成類似月經的出血,屬正常生理現(xiàn)象,不需做任何處理,一般持續(xù)1周左右就會自然消失。
【經典例題1】
男嬰,胎齡266天。自然分娩,Apgar評分1分鐘和5分鐘為10分,體檢時,下列哪項反射陰性是正常的
A.擁抱反射
B.吸吮反射
C.腹壁反射
D.覓食反射
E.握持反射
【參考答案】 1.C
【敲黑板】
正常足月兒:原始反射——可引出!數(shù)月后自然消失;正常反射——可引不出,屬正?,F(xiàn)象;病理反射——可引出!但“病理反射不是病”。
早產兒:原始反射——很難引出或反射不完整;病理反射——不可靠!
二、正常新生兒護理
(一)出生時護理
出生時應立即吸凈嬰兒口鼻分泌物,進行Apgar評分,評分低者應立即復蘇??裳舆t30~60秒結扎臍帶,可促使胎盤內血液進入新生兒體內,可減少新生兒后期貧血。
(二)保暖
將新生兒置于保暖床,盡快用預熱的毛巾擦干和包裹,對低體溫者要放在保暖箱中,設定腹壁溫度為36.5℃。新生兒室的室溫應維持26~28℃,空氣濕度50%~60%。但也應避免因保暖過度而致新生兒發(fā)熱。
(三)喂養(yǎng)
“三早”是指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開奶時間越早越好,正常足月兒出生后1小時即可哺母乳,以防止新生兒低血糖,并促進母乳分泌。剖腹產婦也應盡量在24小時之內開奶。正常新生寶寶剛出生就已經有很強烈的吸吮能力,第一次哺乳在產房就可以開始,既可以防止新生兒低血糖,又可促進母乳分泌。提倡母乳喂養(yǎng),按需喂奶,每次喂奶15~30分鐘。人工喂養(yǎng)第1天每次15ml,每3小時一次,然后逐漸增加,至5~6天可達每次90ml。
(四)預防感染
洗手是預防感染的最主要的措施,所有人員在接觸新生兒之前都應規(guī)范洗刷雙手、前臂直至肘部。
(五)預防新生兒出血癥
生后應注射一次Vit K1,劑量1mg,以預防新生兒出血癥,純母乳喂養(yǎng)的新生兒生后2周應補充維生素K1,以防發(fā)生嚴重的晚發(fā)性維生素K缺乏顱內出血。
(六)皮膚護理
出生時可用毛巾或紗布擦去血跡、胎脂和胎糞,24小時后可每天洗澡。臍部應保持干燥,一般生后3~7天殘端脫落,如10天后仍不脫落,則提示可能存在臍部感染。
(七)預防接種
新生兒期免疫接種主要有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八)新生兒篩查
主要篩查項目是先天性代謝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和半乳糖血癥等。
推薦閱讀:
【僅1天】2021年4月15日臨床助理醫(yī)師VIP簽約特訓營限時免息+贈驚喜大禮
【大匯總】臨床醫(yī)師考試中一定會用到的公式30個,速記!
2021年臨床助理醫(yī)師內、外科復習要點及預估分值占比
以上是”正常足月兒特點及護理——2021年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的內容,希望對考生備考有所幫助,預??忌樌ㄟ^2021年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